近來電子競技大熱,尤其是高校開設電競專業后,很多網友都后悔為什么不晚生兩年。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電競專業的學生到底過著怎樣的生活,今天我們就帶大家看看電競學子的一天。
"打游戲能當飯吃嗎?""當然能啊!"心中懷有夢想,前路必有光芒。隨著電競專業走進高校課堂,對于酷愛電競的年輕人來說,人生有了新的航向。
1998年出生的孫梟煒,在電競道路上就經歷了家人從反對到支持的轉變,曾經他是網絡游戲癡迷者,如今成為山西體育職業學院電競專業的首批學生。
孫梟煒的游戲史是從16歲開始的,對于電競,父母一開始是堅決反對的,認為這是沉迷網絡游戲不務正業,吵過、鬧過,甚至是打罵過。但隨著孫梟煒的游戲水平越來越高,小煒和同伴屢次獲得市內網吧賽事的冠軍,并將獎杯和獎金帶回家,父母這才意識到小煒有一定的游戲天賦,而且現在的水平已遠遠高于同齡人。
父母的態度從最初的訓斥打罵,轉變成現在的主動了解,主動學習電競方面的知識。2016年,父母得知山西開設電競專業后,竟破天荒地全力支持小煒就讀,還買了價格不菲的專業鼠標、鍵盤 、耳機送給他。
2016年4月,山西體育職業學院率先開設了體育類高職電子競技專業,并實施校企合作共建的模式,斥資千萬打造了國內首家電子競技實訓基地。基地總面積1100平方米,一層是電子競技賽事中心,設置了6V6比賽對戰區,配備超大LED顯示屏,為學生們提供了專業的實操場地,二層是電子競技教育基地,設有多媒體教室,三層是電子競技交流中心,80余臺高端主機及外設設備,為學生提供了專業的電子競技交流空間。
山西體育職業學院電子競技實訓基地的楊旭老師為學生們介紹電子競技項目的基本操作。學生們喜歡的游戲不一樣,對于不感興趣的游戲,他們會有在課堂上交頭接耳低聲嘀咕的現象。用楊老師的話來說,學生們偏科偏得太厲害。楊老師播放職業選手的大賽視頻,同時利用數據來為同學們分析游戲技巧。
小煒與同學們聚精會神地觀看職業選手的比賽視頻。從同學們的表情上可以看出,隨著比賽情節的深入,大家普遍產生了極強的參與感和代入感,仿佛視頻中的主角就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