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晚報5月10日報道,電影《火星救援》中主人公在火星的基地里自給自足的情節令人印象深刻。其實在未來的深空探測中,宇航員們經常需要面對密閉空間、無任何外援的全自主生活。從今天起,8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學生“宇航員”將分兩批進入該校自主設計的密閉艙室“月宮一號”,開啟365天的完全自主生活。“月宮一號”是全球第一個、也是密閉程度最高的四生物鏈環人工生態系統。
“月宮一號” 本文圖片均來自中國日報網
上午8點半記者來到北航校內的“月宮一號”艙室實驗室,工作人員正在為“宇航員”入艙做最后的準備。記者看到,“月宮一號”由1個綜合艙、兩個植物艙組成。植物艙內的三層植物架上種滿了各種作物,有生菜、茄子等等。
事實上這不是“月宮一號”第一次投入應用。早在2014年,就有3位北航學生“宇航員”在全密閉的艙內自給自足生活了105天。與上次相比,這次實驗又有了新的變化。研究團隊負責人劉紅教授說,首先是實驗時間更長,這次8位“宇航員”分兩組,每組兩男兩女,將在艙內生活整整365天,“兩組人交替入艙,交接在專門的‘氣閘艙’緩沖帶完成,跟真實的空間站換班一模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