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水土不服”,就從哪里改起——這成為聘任院長們的共識。
走出“象牙塔”的產學研合作項目被擺上黃衛平的案頭。他帶領師生34批次200多人深入特殊群體(服刑人員),發起成立“中國特殊群體綜合治理大數據聯合實驗室”;聯合寧夏監獄管理局,形成監獄智能化改造行業標準推至全國。
“我們希望重歸知識分子的理想,做一些別人沒有做過的事情,解決別人沒解決的問題,而不是片面追求考核機制驅使的東西,這是我最不‘服’,也是最想改變的事情。”黃衛平坦言。
在山東大學校長張榮看來,“不是僅僅要求引進的人才適應我們的環境,完全改變他自己。從另一個角度講,這樣一種‘不服’、矛盾也會成為我們改革的動力”。
不容忽視的人才特區與改革試點
不僅要“引得來”,而且要“留得住”“用得好”——在人事制度改革上,山東大學對聘任院長和科研機構負責人的工作設想和改革措施給予大力支持,提供充分的政策保障。
基于對人才培養的認同,2013年,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陳寶權教授加盟,擔任山東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軟件學院院長。他坦言4年間,自己花費精力最多的就是如何引入并培養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