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膽的設想 校長賒賬在大山里建起足球隊
馬詩彤的家離三河鎮小學有20多分鐘的路程,她背著書包步子邁得飛快。操場里孩子們的嬉戲聲,讓這條附近店面多數關門大吉的街道變得熱鬧起來。
踏進校門,塑膠跑道和一個由人工草地鋪成的足球場映入眼簾。校長孫曉鳴說,修建球場花了近50萬元。對于一個鄉鎮小學來說,這無疑是“奢華”的。
2013年3月,學校建立女子足球隊,在這支隊伍里,留守兒童占到了六成。那時只有一塊水泥地,學生從上面跑過,總是揚起飛塵,摔下去常常是皮開肉綻。看著辛苦練球的孩子們,孫曉鳴心里不是滋味,“你們好好練,我一定想辦法給你們鋪塊草坪!”
孫曉鳴到石柱縣體育局和教委“要錢”,東拼西湊可還是不夠,他只好找工程隊賒賬,“球場2014年就修好了,錢是去年才還完。”
當過12年體育教師的孫曉鳴偶爾也會上場指導,來不及換下西裝,他就抬起手示范接高球,“當初選擇發展足球,就是因為足球沒有門檻,不像籃球要看身高。山里的娃娃能吃苦,跑得快,容易出好苗子。”
下午3點05分,老師宣布下課,班上同學還在慢條斯理地整理書包,6年紀1班的張婕就迫不及待的第一個沖出教室。放學后的兩小時,是風雨無阻的校隊訓練時間,也是她每天最期待的時刻。
張婕在操場邊迅速褪去套在外面的長褲,小腿上是黑白分明的兩截。一旁路過的同學打趣道“羞羞”,笑起來露出虎牙的她一溜煙兒已跑去跟隊員們會合了。
這塊7人制足球場上,全校各年齡組球隊上百人同時訓練,穿著五顏六色球服的學生們在球場上來回奔跑,仿佛一個個散落在操場上,隨時可能碰撞在一起的彩色氣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