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來源生活 靈感來自問題
乍一看大賽展示現場,各種類型的創新作品五花八門,但細看起來,這些作品無不來源于生活。
北京市第四中學的林凱珩帶來的“城市繁華路段防止非機動車逆行問題的調查研究”獲得了大賽一等獎。而這項創新的靈感來自于他被逆行的非機動車撞傷。
因為霧霾去年停過兩次課,北京市第十一中學的王樂曦從半年前就有了設計霧霾回收器的想法。他把想法付諸實踐,設計了一套自主吸附霧霾的回收器,通過吸附過濾網、循環水泵組成的過濾系統,回收空氣中的顆粒物。
北京市第十二中學科豐校區的學生劉思佳設計的“飛龍樂天”激光樂器,其靈感則是來源于他的好朋友在練習吉他時手指會磨破,為了保護手指,他設計了激光樂器,樂器由輸入、輸出和控制核心三部分組成,制造出了一種不用撥弦便可彈奏的樂器。
這次大賽“國際范兒”十足,有來自美國、澳大利亞、捷克、丹麥等11個國家的代表隊參加。來自澳門培正中學的學生設計了一艘能漂浮在水面隨時監測水質的船,它可以收集6項數據,小船會在水面來回巡航檢測,通過傳感器分別檢測這些項目的數據,遠程把這些檢測數據傳回電腦端,各項指標如果超標就會顯示出紅色,準確指明污染位置,有助于下一步有針對性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