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自廣西的馬幫樂隊正式啟動了『馬幫+計劃』,展開與多組音樂人跨界合作的陣勢。據(jù)悉,馬幫樂隊『馬幫北上2017專場音樂會』京津冀小型巡演將于11月7日北京愚公移山迎來首場演出,這也是繼2015年、時隔兩年的馬幫樂隊重回北方的首個專場音樂會。除了北京首唱,馬幫還將在天津的13Club、卓揚藝術(shù)空間和石家莊的地下絲絨以及北京樂空間舉辦共計5場演出。目前所有場次已正式開票。
『馬幫+』計劃是馬幫樂隊正在進行的一個跨界融合的藝術(shù)項目。除了展開與多組不同風格音樂人的合作,將更為融合的世界音樂帶給大家品鑒,馬幫樂隊還將與多位當代藝術(shù)家合作,帶來從聽覺到視覺上的更為豐富厚實的感官體驗。與世界各地不同形態(tài)的音樂融合后的廣西山歌,在『馬幫+』計劃中被馬幫樂隊賦予了更自由的調(diào)性。
據(jù)了解,『馬幫+』首支跨界單曲系與國內(nèi)外知名電子雷鬼大神-音樂制作人蔣亮攜手完成。音樂制作人蔣亮是”蔣亮的聲音系統(tǒng)”的核心成員,常年參加國內(nèi)外各大電子雷鬼音樂現(xiàn)場演出,現(xiàn)居廣西桂林。作為中國Reggae/ Dub/ Dubstep音樂的代表人物,蔣亮一直深受牙買加雷鬼樂影響。2001年開始進行雷鬼音樂創(chuàng)作,以獨立音樂人身份(JIANG LIANG SOUND) 長期與世界各國的音樂家保持合作,開創(chuàng)了具有東方特色的中國DUB音樂。
來自廣西的馬幫樂隊,成立于2010年,由主唱葉宏鋼、打擊手梵楓、吹奏手阿飛以及鼓手小刀組成。“馬幫”在南方自古以來就是物資流通、信息傳播的最重要手段,是西南文化的特有符號。取『馬幫』二字,也有借音樂來重走馬幫之路、傳播西南桂柳文化、讓世界上更多的人聽到另具特色的東方音樂的涵義。他們希望通過自己的音樂把西南文化更廣泛地傳播出去。
作為西南民族音樂的領(lǐng)路人,馬幫樂隊是最能代表南中國世界音樂高度的樂隊之一。他們把搖滾、雷鬼和民謠與廣西的傳統(tǒng)音樂融合在一起,在用自己的母語方言唱山歌和彩調(diào)的基礎(chǔ)上,增加了很多民族特色樂器,使得他們的音樂更為豐富完整,也更具世界特色。馬幫樂隊成員們精通各種奇特而美妙的中西民間樂器,竹笛、陶笛、葫蘆絲、巴烏、蘆笙、嗩吶、二胡、三弦等,將現(xiàn)代音樂與傳統(tǒng)音樂進行高度融合,賦予了傳統(tǒng)根源文化新生命。而主唱阿鋼的唱腔極富沖擊力,粗獷的鼓點,嘹亮的嗩吶,高亢硬朗的男聲,成為馬幫樂隊獨特的聽覺標識。
馬幫樂隊于2014年正式簽約留真音樂廠牌。2015年7月,首張同名專輯《馬幫》獲得廣西新音樂風云榜最佳新專輯獎,華語音樂傳媒大獎“最佳世界音樂專輯”的提名,并入圍了華語民謠獎榜單和第七屆中國搖滾迷笛獎“最佳年度專輯設(shè)計獎”提名。素有“詩人攝影師”之稱的嚴明,親自操刀整張專輯的拍攝工作。本次巡演海報主視覺圖片來自嚴明。同年,馬幫樂隊獲得新浪微博最受歡迎新樂隊獎,在第16屆“華語音樂傳媒大獎”頒獎禮上更是一舉拿下了“最佳新樂隊”稱號。2016年,獲“阿比鹿”最受歡迎民族音樂人大獎,華語金曲獎最佳新樂隊。同年7月,在《十三億分貝》節(jié)目中斬獲了全國方言音樂大賽最佳治愈系獎,其中與黃綺珊合作的單曲《一切會過去》更是大獲好評。2017年,獲得FMM Sines音樂節(jié)的邀請,也是首支獲得此邀請的中國南方系世界音樂樂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