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0月19日訊(閩南網記者 黃紫燕)10月19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泉州祭十班習俗”紀念活動在洛江區萬安巖山公園舉行。本次活動以“銘記歷史緬懷英烈,傳承非遺瑰寶,厚植家國情懷”為主題,旨在通過多種形式紀念466年前十班軍民抗倭衛鄉的歷史壯舉,追思英烈、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凝聚民族情感。

活動現場氣氛莊重而熱烈。杏宅社區黨支部書記郭志利帶領大家回顧了466年前十班軍民英勇抗倭的歷史。“此次紀念活動不僅是對尊祖敬宗傳統的延續,更是弘揚愛國愛鄉精神的生動實踐。”郭志利表示,十班英烈抗倭衛鄉的感人事跡,是代代相傳的寶貴精神財富。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要努力將英烈們不怕犧牲、團結奮斗的愛國情懷,轉化為推動泉州發展、助力民族復興的強大動力,讓愛國主義精神在新時代綻放更加燦爛的光芒。緊接著,代表們向紀念碑敬獻花圈,全體人員手持鮮花行三鞠躬禮,并繞碑一周,表達對先烈的深切緬懷與崇高敬意。


在十班公媽廟前廣場,嘉禮講古《十班公媽真英勇》、南音說唱《琯頭抗倭》等節目輪番上演,這些表演以歌懷史、以歌育人,生動展現了十班英烈的英勇事跡,弘揚了不屈不撓的抗倭精神。


據悉,“祭十班”是明代開始流傳于洛江本地區的民間信俗,至今已傳承四百余年,記載了當地軍民共同抵御外侮的歷史。2022年,“泉州祭十班習俗”獲評第七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如今,這一活動將歷史記憶與時代精神相結合,激勵人們繼承英烈遺志,凝聚力量,助力泉州發展與民族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