鯉城區金龍街道龍嶺社區位于泉州紫帽山東麓,是鯉城區唯一的山區社區和中心城區唯一的革命基點村。2019年以來,龍嶺社區注重發揮居民群眾主體作用,努力將龍嶺打造成為“綠色發展”的特色社區,拓寬道路,新建健身步道、景觀亭,建設氧化塘,修繕“紅色基地”,多措并舉落實人居環境整治常態化,社區居住品質得到整體提升。
道路升級
拓寬盤山公路,增設景觀亭和健身步道
近日,筆者來到龍嶺社區看到,拓寬路段已完成回填工作。“原來路面只有4~5米寬,改造后拓寬至10米。”金龍街道工作人員介紹,龍嶺路是盤山公路,有不少彎道,若兩輛車相向而行,需要駕駛員具備高超的避讓技巧,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下一步,工人將對龍嶺路進行瀝青攤鋪,改善道路狀況,優化出行環境。
除了道路拓寬,龍嶺路還新建了配套設施。筆者在現場看到,路旁景觀亭底座已完成水泥澆筑,全部完工后,將成為登山者身心休憩的場所。“除了景觀亭,我們還將在龍嶺路建設一條1.5米寬的健身步道。”金龍街道工作人員說道。
人居環境升級
治污造綠 ,托起顏值擔當
進入龍嶺社區后,筆者駐足愛國路一處小綠地,此處鳥語花香,空氣清新,令人流連忘返。你根本無法想象,此前這里的景象只能用“臟亂差”來形容。
金龍街道工作人員介紹,此前部分居民在廢棄房屋、空地養殖家禽,不僅存在亂搭蓋現象,且蚊蟲滋生,惡臭難聞,嚴重影響居住環境。2019年以來,龍嶺社區共動員拆除違法搭蓋690平方米,遷移家禽養殖場所14處,其中有4處被改造為小綠地。
“這個氧化塘是8月份開工建設的,現在已經完工了。”筆者了解到,在改善人居環境方面,社區在氧化塘處新建設了一個污水處理站,將進一步提升社區污水處理能力,優化社區環境。“此次還對污水處理站周邊的木棧道進行建設、翻新,今后還將在該污水處理站種植荷花。”

龍嶺社區氧化塘環境優美
文化實力提升
修繕“紅色基地” 傳承紅色基因
龍嶺社區有著深厚的“紅色文化”氣息。位于龍嶺愛國路18號的中共紫帽區工委機關舊址,見證了曾經的烽火歲月,于2019年3月啟動重新布館建設,目前該舊址已經完成加固修繕工程。
位于舊址前的一塊泥濘空地,現被改造成工委廣場。“這個廣場成為社區開展愛國主題教育等文體活動的最好場地,也是居民在此休憩、聊天的好去處。”金龍街道工作人員介紹,工委廣場有堵空白墻,今后計劃打造成“紅色”打卡墻。
而龍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整體提升項目,目前已完成結構安全性鑒定和加固修繕工程,以及外墻粉刷,項目方下一步將著手進行布館工作。
“廣闊天地練紅心。”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在龍嶺社區,不少墻體經過一番改造,畫上新墻繪,或是“紅色主題”,或是“綠色生態”。
紅色引領,綠色發展,龍嶺社區依托紅色文化傳承與綠色經濟的融合發展,不斷打造新名片,走出了一條具有鯉城特色的生態發展道路。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時隔12年 泉州再獲國家舞臺藝術最高獎2025-11-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