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1月7日訊(閩南網記者 陳玉玲)慈善,是一座城市的血脈溫情。10月18日,備受關注的中信銀行泉州分行私人銀行中心(慈善館)正式揭幕,標志著該行在“金融+慈善”融合發展領域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展現了國有金融企業在服務國家戰略、促進共同富裕方面的責任與擔當。
這一全新亮相的展館,既是一扇展示之窗,更是一座精神殿堂。展館內豐富翔實的資料、文字、圖片、視頻等,生動描繪了一幅充滿大愛的閩商群像,彰顯世遺之城薪火相傳、生生不息的慈善精神。

中信銀行泉州分行私人銀行中心(慈善館)
堅守初心 與泉州精神同頻共振
這是一場跨越時空的精神共鳴。
作為民營經濟大市,泉州的改革熱土孕育了“晉江經驗”。刻在泉州人骨子里的,不僅有愛拼敢贏的精神,還有樂善好施的大義,“不比排場比公益”的風尚于此盛行。
中信集團創始人榮毅仁先生一生秉持“為國擔當、為民謀福”的信念,其“治家三顧”的家訓以遞進之境,從“顧一身、顧一家”的修身齊家,延展至“顧一族、顧一鄉”的睦鄰互助,最終升華至“一縣一府”顧天下、濟社會的家國大義。
這種由“小我”走向“大我”的人生軌跡,與泉州企業家“和”與“善”的品格、“家國恒安”的宏愿深度契合。當實業報國與樂善好施同頻共振,當家國情懷與義利共生交相輝映,“以義為先、以和為重”成為連接中信與泉州最堅韌的文化紐帶。
中信銀行泉州分行私人銀行中心(慈善館),正是在這種濃厚的大愛氛圍中應運而生的。其設立是中信銀行踐行“金融向善”理念、傳承中信集團創始人榮毅仁先生“實業報國、兼濟天下”精神的具體實踐,也深度融合了泉州本土深厚的慈善文化底蘊。
匯聚大愛 勾勒閩商慈善群像
這是一幅匯聚閩商大愛的群像畫卷。
走進“泉州紅”和“晉江金”交相輝映的展館,從恒安許連捷、安踏丁和木、達利許世輝、九牧林孝發,到特步丁金朝、利郎王孝沛家族、聯泰陳守仁家族、勁霸洪肇明家族、三葉葉維新家族、七匹狼周永偉、盼盼蔡金垵、閩發鋁業黃天火、泉州海洋學院蔡天真、磊鑫盧榮興、興通陳興明、鴻星爾克吳榮照、八馬茶葉王文禮等,一個個情系家國、反哺桑梓的泉州慈善故事生動呈現。
這些愛拼敢闖的泉州企業家,以興教之舉傳承文明,以紓困之策彰顯擔當,以醫療援助護佑民生,以產業之力助力共富,以普惠之策溫暖萬家。
每一個故事都飽含深情,傳遞慈善的力量與溫度。
中信銀行泉州分行私人銀行中心(慈善館)的落地是中信銀行踐行“金融為民”、創新公益模式的體現。恒安集團總裁許清流對展館的創新模式表示贊賞,認為其成功融合了金融專業性與公益溫度,為金融機構履行社會責任樹立了標桿。
與此同時,該館還被授予“中信銀行福州分行黨員干部教育培訓課堂”和“中信銀行福州分行中國特色金融文化實踐課堂”稱號,旨在成為傳承紅色基因、弘揚“晉江經驗”、培育中國特色金融文化的重要載體。
向善而行 持續創新金融產品與服務
這是一次金融專業力量與公益慈善精神的創新融合。
隨著該展館的啟幕,中信銀行將依托中信集團“金融全牌照+實業廣覆蓋”的資源優勢,將中信銀行泉州分行私人銀行中心(慈善館)打造為連接財富與社會責任、商業文明與人文關懷的橋梁。
以中信銀行泉州分行私人銀行中心(慈善館)的啟幕為契機,中信銀行于此間發布了“愛?信?匯”信用卡積分捐贈項目、“善和卡”等多項慈善主題金融產品,推動公益與金融場景深度融合。同時,中信銀行泉州分行與泉州市慈善總會簽署“慈善同行”合作協議,并與多家重點企業建立慈善戰略合作關系,共同構建區域慈善事業新生態。
作為我國最大的綜合性企業集團之一,中信集團自1979年創辦以來,積極踐行國家戰略,履行社會責任。其旗下信銀理財于2023年創設“溫暖童行”慈善品牌,截至2025年9月末,已發行29期產品,募集資金超226億元,累計捐贈逾1500萬元。中信銀行福州分行通過該品牌深度開展本地化服務,前兩期產品捐贈款項已專項用于“未來之星”助學項目和特殊困境兒童關愛行動。
據悉,中信銀行福州分行積極踐行中國特色金融文化,秉承中信集團“以義取利”的紅色文化基因。近年來,牽頭中信集團駐閩機構職工捐資近300萬元支持鄉村建設,2021年5月,中信集團駐閩分支機構員工自發捐款200多萬元為曾是“中國扶貧第一村”的赤溪村修建“中信路”,并持續探索信用卡積分捐贈等創新公益模式。
“金融的最終價值,在于造福社會。”中信銀行泉州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服務中國式現代化的征程中,愿與企業家同心同行,堅守“義利兼顧”之道,讓金融“活水”既潤澤事業沃土,也澆灌慈善良田,為泉州發展貢獻中信智慧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