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豐澤街頭,樹木蔥蘢、空氣清新,所到之處干凈整潔……2019年,泉州市豐澤區大力開展“城市建設提速年”暨提升城市環境品質活動,推進城市建設高質量發展,不斷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老舊小區改造……36個城建項目完成投資13.18億元,完成計劃投資的100.38%。日前,泉州市豐澤區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攻堅2019”“城市建設提速年”暨提升城市環境品質優秀集體。
民生“XIN”行動
查缺補短板
金融后街是連通豐田路至刺桐路段的城市支路,也是一條斷頭路,多年來一直困擾著周邊的居民。2019年,豐澤區實施民生“XIN”行動,啟動綜合交通提升工作,對該路段進行整治改造。除貫通豐田路和刺桐路以外,還對該路段地下管道進行綜合整治,提升道路的亮化和景觀。“以往我們接送小孩上下學或者到菜市場買菜都只能繞行。改造完成后,我們的出行更方便,周邊居住環境也更好了。”附近居民廖先生高興地說道。
小街巷是與市民生活關聯最緊密的城市部位,直接關系到群眾生活和城市形象。2019年以來,豐澤區不斷加強背街小巷整治改造力度,先后牽頭實施金融后街、圣湖路、秀惠街、烏洲街、前坂街、華豐新村連接線等多條道路的提升和改造項目。通過平整路面、硬化道路、更換管道等形式,街巷舊貌換新顏,城區路網利用率得到進一步優化,解決了群眾出行難的問題,改善了居住環境,提升了城市形象品位,讓群眾更多地享受到城市發展的成果。同時,豐澤區推行路長制,整合區、街道、社區三級管養力量,列出管養清單,逐步健全一路“一長、一檔、一策”責任管理體系,集巡查、養護、整修、改造等四個環節于一體,做到改造一條、整潔一條、靚麗一條,真正讓老百姓受益。
在主干道和背街小巷提升改造的基礎上,豐澤區還著力在中心城區新建改造停車泊位200個和公廁20座,更好地解決群眾出行的操心事、煩心事。
老舊小區改造
提升生活品質
位于豐澤區前坂社區的前坂西區,大多數房子建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市民王阿姨2007年搬到這里,在她的印象里,小區的道路一直是坑洼不平,許多地方雜草叢生,連個運動的地方也沒有。自從小區進行改造后,整個前坂西區實現了封閉式管理,加裝了監控和安防系統;小區的道路和管道得到了重新鋪設,并重新規劃了停車位。小區中心還建起了一個健身小公園,成為王阿姨每天晨練的好地方。“小區變好了,住得也更舒心了。”談起西區的變化,王阿姨的臉上笑容不斷。

據了解,豐澤區20年以上老舊小區數量眾多,但是規模偏小,其中建筑面積在2萬平方米以上的有85個,2萬平方米以下的有110多個。近年來,豐澤區以創建 “社區秀美、環境優美、生活甜美、社會和美”的“美麗社區”為目標,已投入6000多萬元完成52個老舊小區整治提升。2019年,豐澤區又投入1000多萬元,對前坂西區、群盛花苑、華豐新村、泉秀花園、圣湖小區、億龍花園等6個小區進行綜合整治及提升。此外,豐澤區還通過深化“鄉村振興典型社區”“美麗社區”“社區營造”創建活動,整治提升41個老舊小區,有序整改450個住宅小區雨污管網。
“全年有綠”
塑造城市美景
陽春三月,車行在豐澤區重要的進出城通道普賢路上,一路盡是綠意。目之所及,布局清新、層次多樣的各類喬灌木搭配著三角梅、毛杜鵑等花卉,和著紅磚燕尾的立面整治效果,撲面而來的是濃濃的閩南風情。
據介紹,2019年,豐澤區結合實際實施“城綠”工程,圍繞中心市區進出城通道、主要客流廊道、高速門戶節點、城市重要景觀、展示點等重點區域,配合生態連綿帶建設,打造中心市區“一灣、兩江、四山”生態景觀體系,營造優美舒適高端的城市環境。全區共建成口袋公園3個,完成植樹造林220畝,綠化提升55萬平方米。
“天藍、地凈、水清、城綠”四大工程,是豐澤區切實提升改善城市居住生活環境的四大抓手。通過開展大氣污染防控百日攻堅行動,持續加強對廢氣排放、建筑施工、道路揚塵、餐飲油煙等各類污染源的整治,加大渣土運輸車查處力度,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96.4%;加強主干道機械化清掃保潔,確保轄區主次干道干凈整潔,擴大垃圾分類試點范圍,實現豐澤、泉秀街道等2個街道,以及東海街道北星等7個社區垃圾分類試點全覆蓋;在全市率先設立“雙河長制”,扎實開展“清源霹靂”專項行動,強力推進東干渠、彩虹溝、排洪渠C段等一批城市內溝河整治,凈化中心城區“血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