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林溪村文明實踐站,7080老年宣講隊的老人們正用村民熟悉的閩南語,將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娓娓道來,清脆的快板聲和朗朗上口的唱詞吸引了眾多村民前往觀看。
這樣生動的場景正在長泰多地上演。連日來,長泰以鄉音傳遞黨音,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一支支由退休老干部、老教師、老黨員組成的“銀發”宣講隊,將書面語轉化為方言,把大道理融入身邊事,把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化作老百姓聽得懂、記得住的貼心話。
在文泉社區,“夕陽紅”義務宣講隊的快板表演總能引來陣陣掌聲。
“我們不但要當政策的‘傳聲筒’,更要當群眾的‘翻譯官’。”“夕陽紅”義務宣講隊負責人沈聯發說,“每次宣講前,我們都會先和村民聊天,了解大家最關心什么,再用大家熟悉的語言來講。”
這種貼近生活的宣講方式,讓理論政策不再高高在上。“以前總覺得政策宣講枯燥無味,但‘夕陽紅’宣講隊不一樣。他們用戲曲唱出來,既有意思又好懂。”社區居民王大爺說道。
為了讓理論宣講更富活力,長泰各級各部門積極探索創新模式,推動全會精神在基層落地生根。
武安鎮依托薌劇快板和“嘮家常式”宣講,使政策生動有趣,同時,通過公眾號、社群推送圖文與短視頻,直達千家萬戶,構建起“線上+線下”立體矩陣;長泰經濟開發區則由掛鉤企業領導深入企業宣講,讓政策精神落地見效;林墩綜合服務中心創新“理論宣講+民生服務”模式,促進學用結合……一場場鮮活靈動、聲情并茂的宣講,一次次深入群眾的交流,讓全會精神“飛入尋常百姓家”。
如今在長泰,宣講帶來的變化隨處可見。村民們主動了解國家政策的人多了,關心村集體發展的人多了,鄰里之間互幫互助的氛圍也更濃了。
下一步,長泰區將持續深化理論宣傳宣講創新實踐,豐富宣講形式,使理論宣講更接地氣、更具活力,為長泰區高質量發展凝聚強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