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1月14日訊(通訊員 張凌穎 閩南網記者 張恩培 文/圖)2023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將低空經濟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進一步將其定位為“新增長引擎”,標志著低空經濟已深度融入國家經濟發展核心脈絡。作為國家“十四五”規劃重點培育的未來產業,同時依托《漳州市低空經濟產業發展總體規劃》政策賦能,漳州聯通以中國聯通“云網數智安一體化”能力為核心,構建“網絡筑基、平臺賦能、場景落地、生態共榮”的低空經濟發展體系,通過5G-A通感一體技術突破、雙平臺協同運營及多領域標桿實踐,為漳州打造全國縣域低空經濟示范樣板注入新質生產力。
網絡筑基 5G-A通感一體構建標準化數字底座
低空經濟規?;l展的核心瓶頸在于空域管控與網絡支撐的標準化落地。“十四五”期間,漳州聯通響應漳州市低空飛行數字底座建設部署,漳州聯通加快推進新型通信網絡基礎設施建設,通過共建共享和自主建設,累計開通5G基站5607站,5G網絡行政村覆蓋率達到92%。在此基礎上,成功申報漳州市為中國聯通低空經濟示范區,保障漳州低空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上獲得聯通總部支持,并率先投入5G-A基站建設,開通26GHZ毫米波試點基站,實現通信與感知的有效結合,為后續低空項目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龍文區碧湖生態園建成的5G-A通感一體基站,采用26GHZ毫米波頻段,實現120米以下空域三維坐標誤差≤2厘米、高清視頻回傳速率≥100Mbps、端到端時延≤10毫秒的核心指標,構建“空域動態監控-航線智能規劃-飛行沖突預警-應急處置響應”全流程管控體系。
場景落地 多領域標桿實踐激活產業動能
“十四五”期間,漳州聯通聚焦民生服務與產業升級,打造多個符合省級標準的低空應用樣板,實現技術價值的場景化驗證。在農業領域,構建“5G+無人機+智慧平臺”的全鏈條數智化體系:在高新區水仙花海、荔枝海試點中,采用多光譜遙感技術精準識別病蟲害區域與土壤養分分布,實現農藥靶向施用,作業效率達傳統人工15倍以上,農藥使用量減少50%,水資源節約率超90%。同步搭建的智慧農業平臺,通過分布式傳感器實時采集溫濕度、墑情數據,經AI算法生成農事決策建議,配套5G直播溯源系統實現“從田間到餐桌”的全流程可視化,推動漳州荔枝、水仙等特色農業高質量發展。

物流領域,在龍海區玉枕島建成全省首條海島低空客貨郵物流航線,采用載重5-10公斤級無人機,實現跨島物資配送時效從26分鐘壓縮至6分鐘,試運營以來完成應急物資配送、醫療耗材轉運等。項目負責人表示,正基于該航線拓展“低空+民生服務”場景,后續將上線“島上點外賣”“船舶應急補給”等服務,預計年服務海島居民超2萬人次。城市治理領域,為市城管局定制渣土車低空巡檢方案,根據城管局管理需求規劃出可飛行區域,申請航線、配備飛手,對飛行區域內進行渣土車違規巡檢,提高巡檢效率,有效降低渣土車違規,維護交通道路安全,構建起“空天地”協同治理新模式。
站在“十四五”收官、“十五五”開局的歷史節點,低空經濟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未來,漳州聯通將持續通過網絡基礎設施升級、技術標準輸出、產業生態構建三重發力,推動低空經濟成為漳州現代化濱海城市建設的新增長極,助力低空經濟實現從“先飛”到“高飛”的跨越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