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7月28日訊(通訊員 游志強 林志煌 閩南網記者 張恩培)7月20日至21日,福建江夏學院法學院“解碼臺調”基層服務實踐團深入福建省漳州市長泰區,開展了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實踐隊聯動司法、政府、企業三方,緊扣“臺胞”“調解”兩個關鍵詞,走進長泰區人民法院興泰法庭、區綜治中心、司法局,人社局和“寶島太陽堂”“聯邦調茶局”等企業,圍繞臺胞參與涉臺案件調解的現狀、困境與因應策略展開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解碼臺胞“心”調解,發掘助臺新路徑。
7月20日上午,“解碼臺調”實踐隊一行三人走進了福建省漳州市長泰區興泰法庭,與法庭負責人戴阿福、涉臺案件辦公室負責人沈緒璐深入交流。長泰區興泰法庭位于福建省長泰經濟開發區,與眾多企業比鄰而居,幾年來,法庭秉持“案案都是營商環境”的理念,堅定扛起了營商環境法治化建設責任,為長泰區各類企業發展保駕護航,2023年12月入圍福建省法院“最美法庭”候選單位。

沈緒璐法官和負責人戴阿福向團隊介紹興泰法庭涉臺做法
在沈緒璐法官的帶領下,實踐隊參觀學習了涉臺案件辦公室,長泰法院法治化營商環境展示基地等區域,詳細了解了長泰法院在服務轄區企業發展,優化營商環境方面的創新舉措和典型案例。在涉臺企業案件里,沈法官強調,要堅持兩岸一家親的理念,秉持“三項機制、三類團隊、三級聯動、三語服務”的“四個三”工作模式,積極構建涉臺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平臺,建立完善臺企風險檔案,定期進企業以案說法,為臺企發展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據司法局和長泰區人民法院的數據反饋,在法院的積極引導下,長泰區涉臺訴訟案件逐年呈下降趨勢,最近幾年穩定在每年10件以內,臺商臺企依法經營的意識和防范風險的能力逐漸增強,對人民法院司法服務和保障的滿意率不斷提升。

團隊成員與法官洽談
團隊還采訪了許多企業家,他們也表示,在司法和政府部門的大力引導下,臺商臺企在大陸的融入速度很快,發展進度很好,幸福指數很高,糾紛風險變小,而且助臺調解制度的建設和發展更是給企業家們打了一針強心針,“遇到糾紛能看到老鄉,心里瞬間就踏實了不少!”一個企業家感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