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知名評論員富權在澳門新華澳報撰文《新系取向將影響民進黨“大選”選戰成敗》說,由于“新潮流系”在民進黨縣市長提名戰中接連攻克多城,其在黨內的勢力已經再次壯大,在黨內的話語權也將進一步擴大。由此,這將會導致“新系”對明年民進黨主席選舉產生決定性的作用,并在2016年“大選”中,可能會重綰民進黨參選人競選總部的大權,就像陳水扁前后兩次參選時那樣,實際上也是對2008年“大選”中,“新系”的輔選大將全部被排擠在謝長廷競選總部門外的反動。
本欄昨日提及,外傳“新系”不久前召集了一次內部會議,達成了在明年五月的黨主席選舉中,倘是蘇貞昌與謝長廷對決,將支持蘇貞昌;但倘是蘇貞昌與蔡英文對決,則支持蔡英文,在黨內初選也是持此立場的共識;而陳淞山昨日也在《旺報》刊文分析指出,“謝系”無論如何都是“新系”的“唯一政敵”,誰都可以擔任黨主席,但就不能是謝長廷!這兩個消息來源,其實說的是同一回事,那就是“新系”有仇必報,絕對不能讓謝長廷在五月當選民進黨主席。
這就將會破解謝長廷的大計。本來,謝長廷曾與蔡英文有所默契,明年黨主席選舉,由他親自披掛上陣,蔡英文則棄選并發揮影響力支持他當選。在他當選后,他將不會爭取“大選”選戰的出線權,而是充分運用其黨主席的資源和影響力,全力支持蔡英文參選。這是一個“雙贏”的政治交易,據說也獲得了蔡英文的默認。
但是,“新系”的流內共識,卻打破了謝長廷的主席美夢。因為謝長廷要參選并當選黨主席,前提條件是蔡英文棄選;這就將會形成蘇貞昌與謝長廷二人的對決。本來,以“謝系”的組織實力,及蘇貞昌在兩年黨主席任內的政績不彰,部分黨員早已有所不耐的情況看,謝長廷是完全可以實現自己的美夢的。但在“新系”全力狙擊圍剿下,可能會落荒而逃。而蘇貞昌也將反過來加強與“新系”的工作。一方面,是兩造共同應對謝長廷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蘇貞昌希望能籍此感動“新系”,令其打破將蔡英文列為第一優先支持序列的流內共識,將支持的天枰向自己傾斜。
這正是蔡英文最為顧忌的發展態勢。為了避免蘇貞昌繼續掌握黨權,而對自己在民進黨內初選的選情不利,那就只能是撕毀曾與謝長廷達成的默契,趨附于“新系”將自己列為第一支持順序的流內共識,自己親自披掛上陣去參選黨主席了。
然而,正所謂“針無兩頭利”,這將使蔡英文陷于進退失據的尷尬地位。實際上,本來按照謝長廷的思路,是在實施謝長廷選黨主席,蔡英文選的相讓及合作默契之下,在謝長廷出任黨主席后,充份調動其曾經訪問大陸,及在香港舉辦“紅綠研討會”的政治資源,設法聯系及推動蔡英文訪問大陸,以讓她能縮短“最后一哩路”。而蔡英文此段時間內由于沒有任何黨職,也就不會受到“臺獨黨綱”的束縛,訪問大陸時就無須宣布放棄“臺獨黨綱”。這就既可避免得罪“獨派”勢力,又可以爭取中南部民進黨“執政”縣市的支持。因為這些縣市的行政首長,為了增強自己的政績,早已先后多次訪問大陸,推銷其農漁產品。他們一來出于黨的最高利益,希望民進黨能重新“執政”,而蔡英文就是他們心目中的理想人選;二來也樂見未來民進黨籍的臺灣地區領導人,能為他們與大陸的經濟合作“背書”,他們相信蔡英文完全可以做到這一點,反而蘇貞昌對此問題的態度是充滿不確定性。
退一步來說,蔡英文即使是執行與謝長廷所達成的默契,由謝長廷去參選黨主席,他也未必能當選。因為要狙擊謝長廷的,還不止是蘇貞昌和“新系”,還有黨內“獨派”尤其是“一邊一國聯機”。倘此,在2015年的黨內提名戰中,蔡英文就將缺少民進黨中央的資源的支持。盡管“全代會”決議“大選”黨內初選采用“全民調”,但在2011年的黨內初選中,其實她的得分也并不比蘇貞昌高出多少,而當時她是黨主席,蘇貞昌卻是“黨內在野派”。倘蘇貞昌明年爭取連任黨主席成功,兩人在黨內的地位就將對調置換,蘇貞昌變成了黨內的“在朝派”,她卻是“在野派”。倘此,在2015年的黨內提名戰中,就將缺少民進黨中央的資源的支持。
但蔡英文倘是在“新系”寧愿讓蘇貞昌“白撿便宜”也要圍剿謝長廷的現實之下,為了阻擋蘇貞昌繼續占據黨主席的位子,而不得不撕破與謝長廷達成的默契,而親身上陣參選黨主席,并爭取以黨主席之身代表民進黨參加“大選”。但倘是她在“新系”支持下順利當選黨主席的話,在民進黨無法宣布廢除“臺獨黨綱”的情況下,她作為黨主席,即使是以個人名義也無法實現登陸之旅,這就對她要為“縮短最后一哩路”所作的努力頗為不利。
基于同樣道理,倘明年黨主席之役是蘇員昌取勝,更不可能訪問大陸。而且,站在蘇貞昌的政治立場,他本來就不在乎是否訪問大陸。這對民進黨新教重新執政,頗為不利。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在蘇貞昌出任黨主席的兩年期間,正是國民黨及馬當局民意支持度跌落谷底之際,蘇貞昌卻無法令民進黨因此而得益,讓其民調提升起來,反而是一直徘徊于低位。而且,蘇貞昌沒有論述,只是跟隨公民運動,卻又遭到公民運動排斥。在此情況下,國民黨如能跳脫馬英九的“小圈子”用人模式,推出較有聲望的人選參選,只要是比馬英九的聲望好些,就應能將蘇貞昌比下去。
而蔡英文則有所不同,因為在最近兩年的民意調查中,蔡英文一直高踞民調之首。倘能將之轉換為選票,國民黨不管推出何人參選,都將不是她的對手。
然而,在“新系”作出“排謝”共識之后,這就首先要求蔡英文能夠闖過黨主席選舉這一關。但即使是由蔡英文、蘇貞昌兩人競爭黨主席,蔡英文得到“新系”全力相助,也未必能贏。實際上,黨內“獨派”和“一邊一國聯機”等是傾向于支持蘇貞昌的。主要原因是在“救扁”及讓陳水扁重返民進黨等議題上,蘇貞昌較為正面積極,而蔡英文則仍然認為陳水扁貪賄有罪,只是為其爭取司法人權,并對陳水扁重新入黨并不積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