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臺灣嘉義縣來廈門參加海峽論壇“閩臺同名村鎮續緣之旅”活動的鄉親們在鼓浪嶼參觀(中國臺灣網 蕪同 攝)
在福建廈門開幕的第五屆海峽論壇活動中,有一場重頭活動:“閩臺同名村鎮續緣之旅”,活動邀請來自臺灣與福建同名的臺灣村鎮300余名鄉親,考察同名村鎮、尋根謁祖,通過續緣系列活動,印證兩岸割舍不斷的血脈親情。記者在隨臺灣嘉義縣鄉親們赴鼓浪嶼參觀的途中,聽到了一個感人的故事:住在臺灣嘉義縣樸子市(相當鎮)的一群候姓鄉親,為認祖歸宗到大陸尋根,歷盡曲折終于在福建泉州南安市找到祖祠;這些姓侯的臺灣鄉親們來到祖籍地卻又跪倒在劉氏祖廟中祭祖。臺灣嘉義縣樸子鎮溪口里石碼宮主委候明堯先生為我揭開了撲朔迷離、又動人曲折的故事。
祖訓
候明堯和他的鄉親們,很小就聽長輩告訴他們,他們本不姓候,而是姓劉。他們的劉氏先祖是曾任唐朝宰相的劉文靜,因奸臣陷害蒙難,被唐高祖李淵冤殺。在被抄家滅族之際,是一位林將軍(候氏后人稱之為林元帥)用親生兒子頂替換下了劉氏遺孤,自己的親骨肉慘被殺害。后來林元帥將劉家的兒子托孤給候氏,才得以保存下劉家血脈。從此劉家的后人為避禍改姓“候”,劉家的后裔才得以繁衍生息。劉氏后人為了感恩,將后來的居住地改稱劉林,寓意不忘本姓也不忘恩人。他們的后人專門為林元帥建了一座廟,傳說建廟時巖石上顯現了馬的影像,因此祖廟又稱為“石碼宮”。
候明堯介紹說,劉氏后人更姓為候姓后,于唐末入閩,清朝康雍年間,又有一部分先人漂洋過海赴臺灣開墾創業,他們帶著祖宗的牌位在臺灣南部住下,這便是嘉義縣樸子市候姓宗親的一族。
來到臺灣的候氏祖宗,一到臺灣落地生根站住腳,就修建了一座和大陸故鄉相同的“石碼宮”,秉承祭祀恩人林元帥的家族傳統,供上了恩人的塑像,并留下祖訓:子孫后代要世世代代祭祀家族恩人林元帥,有條件了要回大陸祖籍地認祖歸宗。候氏后人記住了祖宗的話,他們要圓祖宗的夢想。
臺灣嘉義縣樸子鎮溪口里石碼宮主委候明堯,一個樸實忠厚不忘祖宗的臺灣漢子(中國臺灣網 蕪同 攝)
尋根
候明堯說,一晃過了多少代,自從大陸遷徙到臺灣南部后,候氏家族在臺灣南部也繁衍到了幾萬人。由于戰亂等原因,雖然早年曾與大陸祖籍地傳遞過零星音訊,但后來兩岸分隔,又沒有了聯系。2008年后,兩岸關系進入和平發展新階段,兩岸交流越來越熱絡。“大陸的劉氏后裔在想,我們遷徙到臺灣的那一支后人在哪里?臺灣的宗親也在想怎么才能實現祖輩的心愿,找到在大陸祖籍地的宗親?”
樸子鎮溪口里石碼宮副主委候永富說,以前我們長輩給我們說的祖籍地是泉州府南安鎮候安18都,但這個地名早就不存在了,根本找不到。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在大陸的“候”氏早在1929年就從侯姓改回了劉姓,當時由于交通阻隔通訊不便等原因,無法通知臺灣一支的候姓宗親。所以臺灣的宗親仍姓候,而大陸的宗親早已改姓劉了,這就更加無從尋找。
即使這樣,在臺灣嘉義的候氏宗親仍一刻不忘祖宗,不忘恩公“林元帥”,石碼宮的香火也一直不曾斷過,體現了中華民族慎終追遠、不忘本的傳統美德。他們想,哪一天能找到大陸的宗親認祖歸宗呢?
候明堯說:“大陸這邊宗親也一直在找啊找,找我們,一直問一直問,三四年前問到了嘉義樸子市去。他們一看到我們祭祀的石碼宮,馬上就知道找到我們了。終于看到了我們的宗親,大家抱在一起哭在一起,都是男人啊。”
臺灣嘉義縣樸子鎮溪口里石碼宮副主委候永富,牢記祖訓把認祖歸宗視為己任(中國臺灣網 蕪同 攝)
續緣
石碼宮,這一祭祖宗的宗廟就像是一盞明燈,讓雖然姓氏已不相同的臺灣宗親,找到了根。
候明堯說,2010年夏天,我們嘉義樸子市的候氏宗親組織了一個謁祖團,有上百人,捧著林元帥的石像過來,浩浩蕩蕩,到福建南安市羅新鎮維新村,那么多人都一起來敬香。
“我們到了這邊,祖籍地很熱情,整個村子都動起來了,都在歡迎我們,鞭炮從村頭放到村尾。”
當手捧臺灣嘉義樸子市石碼宮林元帥神像,跪在祖籍地福建南安的羅新鎮維新村石馬宮廟前,候明堯和他的臺灣鄉親都濕了眼眶。終于,祖宗多少代的愿望實現了,祖宗們九泉之下有知,也可以瞑目了
候明堯說,見到大陸的宗親,像是見到親人一樣,想想找到宗親的艱難,忍不住眼淚往下流。這些熟悉又陌生的宗親,就好像是我幾百年沒見到的親人一樣。
候明堯說:“2010年秋天,大陸這邊祖籍地的三、四十位宗親也組團去了我們那邊。我們也是整個村莊都歡迎啊,那個鞭炮從村頭一直放到了祖廟去。我們擺宴請他們,他們沒有吃過那種在屋外煮、屋外擺的宴,場面特別大,讓他們吃驚。我們那邊的議員、代表都出來歡迎了。”
從此后,大陸與臺灣的宗親開始了相互的走訪,雙方越走越親。
聽候明堯講完了臺灣嘉義侯氏宗親尋根的故事,不覺間我們已來到了鼓浪嶼著名的教堂路。
候明堯說,這次海峽論壇舉辦的“兩岸同名村鎮續緣之旅”活動,真是很好,他對接下來的行程很期待。
此時的鼓浪嶼雨過天晴,碧空如洗,在協和禮拜堂前,正有十多對廈門的新人來到這座有150年歷史、新古典主義的基督教堂前拍婚紗照。候明堯饒有興致的停下腳步看著美麗的新娘擺出各種姿式拍照。這時,從教堂的屋頂上掠過了一群白鴿。(中國臺灣網記者 蕪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