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地處我國東南沿海地震帶,區內地質斷裂構造縱橫交錯,存在發生中強以上地震的地質構造背景。日前,我省出臺關于“十三五”期間加強市縣防震減災工作的意見,提出將著力加強地震監測預報、災害預防、緊急救援三大工作體系建設,確保發生破壞性地震后,震區所屬縣級專業救援隊伍的機動覆蓋率達90%以上。
我省將提升地震監測和預警能力。通過整合全省地震監測資源,加強地震監測臺網(站)建設,完善陸地監測網絡,開展海域地震觀測系統建設,滿足地震速報、烈度速報、地震預警、前兆捕捉、災情評估等防震減災需求。
為此,我省將不斷完善地震預警臺網系統,加密地震預警與烈度速報臺網建設,各市、縣(區)要配合省地震局開展烈度計臺網建設,務必達到每個鄉鎮至少1臺的目標;做好地震預警系統建設和預警信息發布系統的應用,及時向社會公眾發布預警信息。
我省將建立健全省、市、縣三級地震專業救援隊伍體系,各市、縣(區)應按隊伍裝備建設要求,實現裝備配備達標率85%以上。在本省發生破壞性地震后3小時內,震區所屬縣級專業救援隊伍的機動覆蓋率達到90%以上;震后4小時內,市級專業救援隊伍的機動覆蓋率達到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