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wǎng)6月2日訊 到2020年,福建省將有12條服務全國的放射性綜合運輸大通道。《福建省“十三五”綜合交通運輸發(fā)展專項規(guī)劃》近日出爐,“十三五”期間,福建省將投入7500億元打造現(xiàn)代交通運輸體系的升級版。
根據(jù)《規(guī)劃》,福建省將加強與周邊省份的溝通協(xié)調,到2020年基本形成12條放射性服務全國的綜合運輸大通道。
12條大通道既有高速公路,也有高速鐵路,既有陸路,也有海路,分別是:福州—黑龍江黑河、福州—平潭—臺北、福州—內蒙古二連浩特、福州—新疆喀什、廈門—廣西防城港、廈門—昆明、廈門—高雄、廈門—新疆霍爾果斯、泉州—莆田—臺中、南(平)三(明)龍(巖)—杭州、南(平)三(明)龍(巖)——廣州、湄洲灣—拉薩。
除外,福建還將建設5條陸路國際運輸大通道,分別是:福建—昆明—東盟、福建—昆明—印度、福建—烏魯木齊—歐洲、福建—喀什—中亞、西亞、福建—北京—蒙古。
《規(guī)劃》明確,2020年底前,全省將有7條鐵路建成通車,新增通車里程超過1200公里。七條鐵路中包括福平鐵路,建成后廈門至平潭無需再到福州轉乘大巴,可動車直達,全程2個半小時左右;福廈客運專線,是福建省繼合福鐵路之后又一條按時速350公里設計建設的鐵路,預計2020年建成。屆時,廈門到福州可1小時直達。此外,還有衢寧鐵路(衢州至寧德)、南三龍鐵路(南平—三明—龍巖)、浦梅鐵路(建寧至冠豸山段)、興泉鐵路(福建段)、沿海貨運鐵路(福州至羅源段)。
龍巖至梅州快速鐵路、寧德至南平鐵路、吉武溫鐵路(江西吉安至武夷山至溫州)等多條鐵路,也計劃在“十三五”開建。福建省另一條客運專線——渝長廈鐵路(重慶至長沙至廈門)的開工時間,則尚未確定。(海都記者 李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