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6月15日訊 據中央氣象臺6月15日06時繼續發布的暴雨黃色預警信息顯示,預計15日08時至16日08時,福建西部和北部有大到暴雨部分地區有大暴雨(100~240毫米),最大小時雨強40~50毫米,局地大于60毫米,可能伴有短時強降水,局地有雷暴大風。
福建省氣象臺6月15日1時24分變更發布暴雨藍色信號。預計未來12小時南平市、三明市中北部和寧德市西部的部分將有50毫米以上的強降水。請注意防范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災害。

24小時降雨預報

福建省氣象臺6月15日1時24分變更發布暴雨藍色信號
視頻來源:福建電視臺
福建省防指召開全省強降雨防范工作視頻會議 將防暴雨應急響應提升至Ⅲ級
針對強降雨形勢,福建省委書記尤權、副書記于偉國就防汛作出重要批示
昨日下午,省防汛抗旱指揮部召開全省強降雨防范工作視頻會議。省防指總指揮黃琪玉副省長出席會議并講話,要求各地市密切監視雨情動態,適時啟動防暴雨應急響應,強化組織指揮,扎實做好防御工作。
在會上,省氣象局局長董熔介紹,受西南急流和地面弱冷空氣的共同影響影響,我省各地遭到一輪強降雨,今年兩季度的降雨量,超過往年的4成。長時間的強降雨,容易引發局部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災害,各地要做好防御工作。
黃琪玉介紹,當前的強降雨有歷時長、強度高、雨量大的特點,特別是三明、南平、寧德和龍巖四地市,14日到17日,累積雨量將達到150-250毫米,局部地區達到280-320毫米,個別地方每小時雨量將達到70-80毫米。
黃琪玉指出,前幾天各地都在下暴雨,但降雨區都是移動的,也是局部的。而從昨天開始,強降暴雨連成片,前后疊加在一起,廣東和江西的云團漂移過來,加上內部又形成氣流水汽,內外結合,生成為暴雨期。這兩天全省多地在下暴雨,昨日上午8點到下午3點,三明寧德地區下了150-100毫米,今天到17日超過250毫米成片地區,有建寧、泰寧、將樂、光澤、武夷山等地,150-200毫米的地區,有長汀、連城、永安、尤溪、沙溪、莆田、建甌、建陽、周寧等地。強降雨帶來超警戒線的洪水,土壤含水量大,容易引發局部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災害。
黃琪玉指出,這一輪強降雨范圍大、歷時長、強度高、雨量大,可能是今年我省經歷的最強持續性降雨。前段時間的強降雨,引發省內多條中小河流超警戒洪水,土壤含水率持續攀升,導致地災隱患增大。
黃琪玉強調,當前汛情復雜多變,各地各部門要精心組織,精細協調,精準指揮,毫不含糊地做好各項防范工作。要強化值班值守,主雨區的各級防汛指揮長和領導干部要駐點帶班,所有參與值班和監測的人員要盯緊雨情水情;要強化點對點指揮,按照“警示到點”的要求,進一步落實點對點預警和指揮,做到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迅速把防御措施落實到“最后一公里”;要強化轉移避險,把干部派到一線去,夜間更要保持警惕,特別要注意泥石流、滑坡等地質災害可能存在的“雨中不滑雨后滑,大雨不滑小雨滑”等特殊情況,防止轉移群眾提前返回。
此外,旅游部門要適時關閉主雨區的景區景點,及時疏散游客;教育部門要落實防范措施,根據當地的雨情水情,該停課就停課,并妥善安置在校師生,確保安全;交通部門要適時采取管制措施;要強化城鎮排澇,提前轉移低洼地帶和易澇區域的人員,盡最大努力減輕內澇造成的損失。
根據《福建省防汛防臺風應急預案》,省防指6月14日18時將防暴雨應急響應提升至Ⅲ級,并要求省防指相關成員單位和有關地市要密切監視雨情動態,適時啟動防暴雨應急響應,強化組織指揮,扎實做好防御工作。
寧德啟動防暴雨Ⅳ級應急響應
6月13日寧德市出現較強降水,統計13日8時~14日8時,全市有42個鄉鎮降雨量超過25毫米,最大為蕉城區七都鎮95毫米。
據氣象部門預報,14~17日,寧德市還將持續強降水過程,過程雨量達100~200毫米,局部超過200毫米,雷雨時局地伴有強雷電、短時強降水等強對流天氣。
寧德市防指決定于6月14日11時啟動防暴雨Ⅳ級應急響應。各成員單位根據汛情變化,組織安排好防汛24小時值班工作。各縣(市、區)及東僑結合本地情況,適時啟動防暴雨應急響應,強化組織指揮,扎實做好防范工作,有關汛情災情也應及時向市防指報告。
龍巖300名武警待命應急搶險
6月12日8時至13日7:30,龍巖市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其中4個站點降雨量超過100毫米,50-99有55站。
6月12日,啟動四級響應,上杭、武平、新羅、永定、長汀、連城、經開區6個縣(市、區)也相應啟動四級響應。市縣加強了值班和領導帶班,對雨量較大的鄉鎮進行了點對點預警,龍巖市防指對全市鄉鎮以上各類防汛責任人發送2次預警短信,并抽查部分鄉鎮值班帶班情況,對磯頭等水庫進行泄洪調度。武警300名搶險隊員應急待命。(東南快報 記者劉清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