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產業鏈閉環運營正是大象公司在整個行業低迷的形勢下,還能保持穩定發展的秘訣。公司的產業鏈條由種禽、飼料、基地、食品四個部分組成。四個部門彼此獨立又相互合作:種禽事業部買入祖代雞,負責繁殖父母代與雛雞,并將雛雞按市場價賣給基地事業部;飼料事業部負責飼料的生產加工,賣給基地事業部;基地事業部負責與農戶的合作,與農戶簽訂合同,發放種雞、飼料、藥品、疫苗,以及回收雞群,并參照當天山東的白羽肉雞價格將肉雞買給食品事業部;食品事業部負責加工,將雞肉供應給肯德基、麥當勞及各大超市。
“四大板塊都采用市場化運營結算,即便其中一塊賠了,其他部分有盈余,公司就有利潤。”劉文革解釋說,“在現在的行情下,為了保證農戶收益,我們給農戶的肉雞的收購價高于市場價,看起來基地事業部虧損了,但種雞、飼料、藥品等其他環節還是有利潤的,盈虧互補,全產業鏈的風險分擔保證大象公司能夠獲得穩定的收益。”
去年,大象公司共賣出1.3億只雞,其中60%來自與農戶合作的基地,40%來自自養基地。與農戶合作的好壞直接決定了公司的整體效益。劉文革說,一方面,公司通過提供技術服務、風險互助基金等措施不斷完善合作模式,幫助農戶將養殖風險降到最低,也就穩住了企業的上游生產,另一方面,通過保證金制度,也能防止農戶將公司“代養”的雞賣給別人的違約情況發生,規避雙方的合作風險。
3
如何養好雞是關鍵有效激勵,夫妻工模式最高效
不論對于公司還是農戶,養好雞是關鍵。“養雞主要有兩個關鍵技術點,一是保證雞舍的溫度,夏天不會過熱,冬天不會過冷,二是保證雞舍的空氣含氧量,即良好的通風。要隨時觀察,根據雞群的狀態調整雞舍的溫度和通風量。除此之外,雞舍的主要工作包括投放飼料、防疫、喂水等。”張誠說,“總之,雞舍的工作要求嚴謹精細,管理一疏忽就可能導致雞生病死亡。為了有效激勵工人,養雞大戶們普遍通過提成來調動工人積極性。”
在孟志國的養雞場,工人的工資由基本工資、提成和補助三部分組成。“在養殖過程中,提高肉雞的成活率和降低料肉比就意味著增加收益。工人的提成就是按照這兩個指標結算的,雞養得越好,工資越高。一欄雞45天,養得好的工人能拿到六七千塊錢。”孟志國說。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無論在自養場還是農戶的養雞場,效率最高的管理模式是一對夫妻管理一個單元的雞舍,稱為夫妻工。劉文革說,每一單元的雞舍需要兩人負責,白天晚上倒班,45天養殖期間不能離開工廠。夫妻工比一般的工人更穩定,合作起來也更高效。在所有部門中,自養場員工流失率最低,也說明夫妻工是非常穩定可行的。
蘆建友與王艷軍就是大象自養場的一對夫妻,兩人基本工資每人2000元,公司根據雞群出欄凈利潤進行考核,拿出每欄雞20%的利潤作為提成,夫妻二人平均每批雞的獎金達到8000元左右,每年輕松收入八九萬元。“這里工作和休息環境都比較好,宿舍里有空調、電視。關鍵是提成高,我們夫妻二人養雞很細心,不敢疏忽,雞養得好也是給自己多掙錢。”蘆建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