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了一張減肥會員卡,交了八千元會費,兩個月不到,商家卻突然關門了,工作人員集體消失。近日,成都市民楊女士便遭遇了這尷尬一幕。
7月19日,記者前往走訪,發現店鋪已關閉數日,聯系電話成了空號。律師建議,楊女士可通過民事手段來維權。
商家突然關門 八千元打了水漂
19日下午,楊女士向記者反映,今年上半年,一家名為“金姿蒂”的減肥機構在撫琴西路開張,自己抱著試一試的心態,于5月底在該店辦理了消費卡。
她說,辦卡后她做了一個療程,感覺效果還不錯,便在半個月內,連續在這家店充值了4次,差不多8000元。但在一個星期前,她準備去店里做減肥療程時,卻發現商鋪已經關門了,直到現在還沒恢復營業。
“門上就留了個告示:店員有急事,放假兩天,去江漢路1號減肥。”隨后,楊女士和其他顧客一起趕到江漢路,卻發現這里的分店也已經大門緊閉,這才意識到自己可能被騙。
4月份剛注冊 瘦身熱線成空號
19日上午,根據楊女士提供的地址,記者來到位于撫琴西路的減肥店,發現這里大門緊鎖,空無一人。
透過玻璃門可以看到,店內只有一張空沙發和一個柜臺,店門外除了留有“店員有急事,放假兩天”的告示外,還掛著一些減肥廣告和招聘信息。
隨后,記者撥打了門外的招聘電話和瘦身熱線,發現招聘電話已是關機狀態,而瘦身熱線成了空號。
“他們之前都是住在店里的,這次關門大概有十來天了。”旁邊一家服裝店老板說,每天都會有顧客來找減肥商家要求退錢,但這些天,店內工作人員便再也沒有出現過了。
記者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上搜索“金姿蒂”,看到這家減肥機構營業執照的名稱為“金牛區金姿蒂美容店”,注冊于2017年4月27日,該店尚處于存續(在營、開業、在冊)期間。
律|師|說|法
辦卡消費要謹慎 可通過訴訟維權
對于楊女士等人的遭遇,四川明炬律師事務所律師稅浴洋分析,如果要到警方以詐騙報案,當事人必須有充分的證據證明商家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虛構事實,讓當事人在辦卡時產生了錯誤的判斷。
如果減肥機構有營業執照,在經營期間給顧客辦了卡,但后來由于經營不善導致破產,就屬于商業風險。
對于這類預付式消費,稅律師建議,消費者辦卡需理性,一旦商家跑路,消費者可以通過民事訴訟向經營機構維護自己的權益。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李智見習記者蔡佼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