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動機
最近幾天,一種形似太空艙的新生事物成為網絡熱點,這種“太空艙”供上班族短時休息,被冠以“共享睡眠艙”之名。然而,這一新鮮事物也招來不少質疑,從價格到安全,不一而足。“共享睡眠艙”究竟是怎樣的?是否存在安全隱患?《法制日報》記者進行了調查。
近日,在北京、上海、成都等一些城市,“共享睡眠艙”已經開始正式迎客了。24小時營業,沒有一名服務員,沒有押金,沒有額外計費,不用登記身份證,開門就能睡。
看似很方便的“共享睡眠艙”卻引來一些質疑。今日,《法制日報》記者前往位于北京的兩處“共享睡眠艙”,本欲一探究竟,卻被告知“系統升級”暫停營業。
制圖/高岳
兩種聲音針鋒相對
“共享睡眠艙”主要鎖定的客戶群體為白領,故其大都建在寫字樓里。“共享睡眠艙”占地約4平方米,分為上下鋪,整個睡眠艙從內外部看都特別像太空艙的設計。
艙外部貼有二維碼,每一位使用者掃碼開艙門,然后進入,關閉艙門,入睡,最后開艙門走人。艙內有小風扇、WIFI、插座、床鋪、枕頭等。
每一位使用者在進入睡眠艙之前可免費領取一套床上用品,包括太空毯、一次性床單、一次性枕巾和濕紙巾。然后你就可以進去美美地睡上一覺。
“共享睡眠艙”的收費標準目前為全國統一價,高峰時段收費每半小時10元,非高峰時段每半小時6元,每天最高58元封頂。
《法制日報》記者調查發現,這一新生事物甫一問世,便引來了支持和反對兩種聲音。
支持者理由如下:“如果合理布局,設施齊全,干凈衛生,絕對安全,再加上合理定價,在車站碼頭醫院等公共場合,可以有效打擊黑旅館,方便群眾”“這種最適合短期出差的人”……
反對者的聲音有四種:一為斥責效仿,認為這是效仿日本的“膠囊公寓”;二為質疑價格較高,比如有評論者舉例說,“桑拿會所88元24小時,泡澡、網吧、臺球等,還有自助餐。都是免費的,比這好多了”;三為擔心衛生問題,害怕不衛生及傳染疾病。不過,有體驗過的朋友表示可以領一次性床上用品,且在入住用戶走后,睡眠艙便進行紫外線消毒;四為擔心涉黃涉毒以及個人隱私泄露。
“說實話,體驗感覺比較一般。”北京市某創投媒體體驗師小李對記者說,他曾經體驗過位于北京市中關村某大廈地下二層名為“享睡”的“共享睡眠艙”。“進去之后,艙門即可自助關閉,外面的人無法打開。艙里為了防止封閉空間帶來的悶熱,帶有一個小風扇。整體裝飾呈藍色,偏暗,有一個小燈,類似于列車臥鋪上面的夜燈。艙里還有usb接口、插座。除這些外,就只有一床墊子和枕頭”。
“里面隔音不太好,如果外面有人走動或說話,都能較清楚地聽到;艙板略硬,鋪上商家提供的一次性床單會柔軟一些。”小李說,他在“共享睡眠艙”里躺了半個多小時就出來了,花了12.9元,“有點貴,這是我的第一反應”。
北京體驗點“暫停營業”
7月16日,媒體報道稱,位于北京市中關村創客公社的一處“共享睡眠艙”被警方查封。
當天下午,《法制日報》記者撥打此處“共享睡眠艙”的客服電話,客服人員稱:只有中關村創客公社的點還在體驗。
7月17日10時,《法制日報》記者來到中關村創客公社的“共享睡眠艙”,但艙門口貼出了“程序升級,暫停使用”的通知,日期為7月17日。這個體驗點有6個“共享睡眠艙”,三面墻壁各放置一列,每列上下兩層。
現場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7月16日還可以免費體驗,今天已經停止運營了,開門參觀也不行。至于什么時候恢復運營,她也不知道。她一直在現場工作,對于媒體報道的被警察查封,她說并沒有人詢問過她,應該是物業人員說的,她不知情。
隨后,記者再次撥打客服電話。客服人員稱銀河SOHO和中關村創業公社能夠體驗。
記者到達銀河SOHO時已臨近中午時分,準備在此午休的人絡繹不絕,多為三五好友組團前來?,F場值守的一位工作人員解釋稱,今天系統升級,不能接待。
銀河SOHO的“共享睡眠艙”可以參觀,但同樣不能體驗,門口也張貼著“程序升級,暫停使用”,但日期是7月15日?,F場工作人員解釋說,因為程序升級所以暫時停止運營,至于什么時候恢復運營,“得等幾天”。
不過,記者在現場發現,1個“共享睡眠艙”外有雙鞋。對此,工作人員解釋說,之前已經充值的用戶還可以進去休息,但是現在已經不能掃碼開艙門了,他自己也打不開艙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