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黯消費者心理行銷攻勢的化妝品行業,廣告多半是用唯美的話語、感性的畫面來回應著消費者心理神奇的訴求,而且很快便能俘獲女士們的芳心。其實與其說顧客買它的神奇功效,倒不如說買一個“安慰”與“希望”來的貼切。
日常生活中,對于吃的我們會講究是否有農藥殘留、食品添加物等相關的問題,為身體的基本衛生把關,對于每天使用的化妝品或者清潔用品,我們卻很難有正確的認知。
食藥監總局關于10批次防曬類化妝品不合格的通告
近日,經山東省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安徽省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華測檢測認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甘肅省藥品檢驗研究院和內蒙古自治區食品藥品檢驗所檢驗,標示為北京科力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盧亞化妝品貿易(上海)有限公司等10家企業生產(代理)的10批次防曬類化妝品不合格。有關情況通告如下
涉及的標示生產(代理)企業、不合格產品為北京科力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海特韓妝清潤隔離防護乳;盧亞化妝品貿易(上海)有限公司代理的彼得羅夫輕盈防曬乳液(進口國美國);廣東瑞虎精細化工有限公司(委托方廣州市軍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軍醫生瑞虎防曬露;廣州市卡妮爾化妝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好易白卡妮爾防曬霜;汕頭市綺嘉化妝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酷爽水潤隔離防曬乳;廣州市彩琳日用化工有限公司生產的嘉綠仙美白隔離防曬霜;廣東施露蘭化妝品有限公司生產的調皮寶防曬柔嫩潤膚露;廣州雅詩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委托方廣州韓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藍秀防曬乳;廣州市勝梅化妝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名蔻牌水漾不怕曬防曬乳;廣州雅純化妝品制造有限公司(委托方沈陽智寶化妝品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伊斯伯雅精純雪顏防曬乳。
其中,經相關省(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標示生產(代理)企業的現場核查,標示北京科力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海特韓妝清潤隔離防護乳、廣東瑞虎精細化工有限公司生產的軍醫生瑞虎防曬露、廣州市卡妮爾化妝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好易白卡妮爾防曬霜、汕頭市綺嘉化妝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酷爽水潤隔離防曬乳為涉嫌假冒產品。
為此各有關省(市)監管部門對上述產品的生產(代理)企業違反《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化妝品標識管理規定》等相關法規的規定,進行相應的處罰。北京、上海和廣東省(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在對相關企業進行核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要求所有化妝品經營企業對上述產品一律停止銷售;相關省(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核實后依法督促相關生產(代理)企業對已上市銷售相關產品及時采取召回等措施,立案調查,依法嚴肅處理,并及時公開相關信息;對僅標識不符合規定的產品,責令相關生產(代理)企業限期改正后可繼續上市銷售;對涉嫌假冒的產品,要深查深究相關經營企業的進貨渠道,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化妝品行為,涉嫌犯罪的依法移交公安機關。由相關省(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于2017年7月30日前將查處情況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
浙江東陽警方破獲跨境假冒化妝品案案值超億元
另據報道,不久前浙江東陽警方破獲跨境假冒化妝品案,案值超億元。資生堂、歐萊雅、倩碧、NARS、伊蒂之屋等知名品牌的唇彩、粉底液、睫毛膏,是很多愛美女孩海淘的搶手貨,不過,你買回來的有可能是假的!
6月底,據金華東陽警方消悉,他們破獲了一起特大跨境生產銷售假冒化妝品案,涉案價值超過1億元人民幣,這些化妝品成本僅幾元甚至幾毛錢,卻冒充國際知名品牌銷售。
今年3月份,東陽警方接到國內某大型電商平臺舉報,說東陽境內有一個大型生產銷售假冒知名化妝品的窩點。東陽警方立即成立了專案組進行調查。
民警很快鎖定位于東陽江北街道的一家化妝品企業,這家企業開辦時間是2015年8月。由何某和楊某夫婦倆經營。“整個公司人員架構齊整,從表面上看,就是一家正規的化妝品公司。”民警說,涉案公司的生產地點在東陽望江北路的一個廠區內,廠區內共有北、中、南3幢廠房,涉案公司租用了中幢廠房的4樓和6樓作為生產區和倉庫,南幢廠房的2號樓第一間房間作為公司辦公室,南幢廠房的1樓為貨物臨時堆放倉庫。
這家化妝品企業除了生產自己品牌的化妝品,民警發現它還生產銷售很多知名品牌化妝品,如資生堂、歐萊雅、聯合利華、NARS、伊蒂之屋、倩碧等。但經東陽警方向這些品牌所有人核實發現,這些品牌均未授權東陽這家企業生產自己所有商標的化妝品,因而確認這家企業存在造假嫌疑。
隨后,警方陸續摸清了這家企業制假售假的基本組織框架。
東陽市公安局經偵大隊中隊長王飛介紹說“兩口子在義烏市場上有一個攤位,老婆負責接單,老公負責在東陽境內組織生產,大概是從2015年底2016年初開始大規模制假售假,生產的假冒化妝品全部銷往國外,大部分銷往伊朗,還有一部分銷往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國家,至于進入這些國家后的流向就很難查清楚了,也有可能返銷回國內。”
偵查中他們還發現,因為訂單量非常大,何某自己的企業員工完不成,還把原材料和包裝盒發配到其他小的窩點,由別人雇工灌裝、包裝,灌裝地點有的就在居民樓里面。
4月27日,經過一個多月的縝密偵查,專案組掌握大量證據后,在省公安廳經偵總隊統一指揮下,東陽公安出動警力,兵分三路,同一時間對兩個主要制假窩點開展收網行動。
在位于東陽望江北路的窩點,民警現場繳獲一百多萬件已經生產好的假冒化妝品,還有400萬件半成品包裝盒。
在另一個窩點,民警查扣了十幾萬件化妝品成品以及原料,主要涉及兩個品牌,分別是聯合利華旗下品牌面霜和資生堂旗下品牌唇彩。整個收網抓捕行動,東陽警方共查封生產線5條,生產設備18臺,成品包裝間2處,外加工窩點1個,抓獲犯罪嫌疑人76人,查扣假冒化妝品179萬件,包裝盒440萬件,根據相關化妝品品牌公司出具的的價格鑒定報告書,涉案貨值總額超過人民幣1億元。“這家制假公司結構非常完整,有理療室、配料室,配化妝品有一個專門工作室,還有生產包裝車間、倉儲室,倉儲包括原材料倉儲,以及生產之后的成品倉儲,完全是流水線作業,從灌裝包裝、外包裝到成品全部一次性完成。”辦案人員說。
在現場一個倉庫里,警方發現堆滿整整一屋子的藍色黑蓋化工桶,桶里面裝滿了膏狀原料,這些不知名的原料,就是制作化妝品的主要原材料,而生產過程中并沒有經過任何檢測,質量根本無法保證。
讓警方更為吃驚的是,從查獲的銷售單發現,這家企業制假化妝品外銷價格只要一塊多,甚至幾毛錢,可見這些化妝品的成本價更低,而作為正品銷售,價格可以翻幾十倍甚至上百倍。
比如單據顯示,一支制假某品牌唇彩,批發成本價在8角到2元之間,而市場正品唇彩,銷售價在80到150元之間。“這家制假企業自己主要生產彩妝口紅、粉底液等,其他產品如眉筆、睫毛膏都是從其他公司進貨,再包裝銷售。”辦案民警說,從現場查扣的化妝品看,外包裝和正品很相似,是高仿,普通消費者不仔細查驗,很難辨認出真偽。
這起案件因為扣押的化妝品成品、半成品的數量太大,東陽警方采取抽樣送檢的方式進行鑒定,最終這批化妝品被確認為侵犯知識產權的“冒牌貨”。同時,資生堂、歐萊雅、NARS品牌方均出具了未授權該嫌疑公司進行化妝品生產的證明。
至于為何制假售假,犯罪嫌疑人何某交代說,自己的品牌銷量不好,看到假冒化妝品利潤高,在暴利面前,決定鋌而走險。“僅現場查扣的假冒化妝品就價值1個億,之前已經銷售出去的量可能更大,我們還在進一步核實中。”警方介紹,目前何某等8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均被刑事拘留,案件仍在審理中。
七部門聯合展開專項行動打擊非法醫療美容
針對化妝品、美容市場的亂象叢生現狀,由國家衛生計生委、中央網信辦、公安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海關總署、工商總局、食品藥品監管總局七個部門,決定在2017年5月到2018年4月聯合開展嚴厲打擊非法醫療美容專項行動,并發布詳細的《嚴厲打擊非法醫療美容專項行動方案》。七部門將各司其職、分工一一細化,從全鏈條堵漏。
此次發布的《嚴厲打擊非法醫療美容專項行動方案》顯示,從注射用透明質酸鈉、膠原蛋白、肉毒毒素等藥品以及醫療器械的生產經營使用,到醫療美容培訓,再到廣告推廣,整個醫療美容行業鏈條,都涵蓋在此次專項行動之中。
此次專項行動工作任務主要有1.嚴厲打擊無證行醫,規范醫療美容服務行為。注射美容屬于醫療美容范疇,必須在取得合法資質的醫療機構開展。2.嚴厲打擊非法制售藥品醫療器械。3.嚴肅整治違規醫療美容培訓。4.嚴肅查處違法廣告和互聯網信息。加強廣告監管,查處違法發布廣告行為。加強互聯網和美展會“微整形”相關信息監控,清理互聯網不良信息。
醫療美容通常屬于衛生行政管理部門監管。但很多注射美容都是發生在非醫療機構里,如一些理發店、美容院、工作室等,由此引發的市場亂象不勝枚舉,甚至有不法分子會回收廢舊藥品盒子,用來做假的產品。
類似的案件每天都在全國各地發生,據中國消費者協會的一項統計稱,中國整形業興起的10年中,平均每年因美容整形毀容、毀形的投訴近兩萬起。
此外,北京朝陽醫院整形外科主任范巨峰也特別提示廣大消費者,生活美容院不具備醫療美容能力,“消費者到生活美容院、生活美容場所的時候,一定切記一旦有動刀子或者動針或者動這種刺激性設備的時候,它就屬于醫療美容的范疇。侵入性的操作都屬于醫療美容的范疇,生活美容場所不允許做這種操作。如確有需求,一定要到正規合法的美容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