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游客進京通常會選擇方便快捷的一日游。市消費者協會對北京旅游消費市場開展體驗式調查,結果顯示,與2016年相比,此次調查退團體驗和一日游體驗水平均有一定程度提升,但強制消費仍普遍存在,部分旅游過程與合同不符,旅游產品與網站宣傳不符,給消費者出游“添堵”。
強制消費金額竟超團費
調查自4月啟動,6月結束,歷時3個月,共收集54條體驗線路。其中包括北京一日游體驗20條、周邊自駕游體驗14條、異地全程(含河北、天津)體驗10條、退團體驗10條,體驗路線基本覆蓋北京及周邊主要4A級以上旅游景區。
“在北京一日游的20條體驗線路中,75%的路線存在強制消費現象。”市消協秘書長楊曉軍介紹,比如去哪兒網提供的由北京滇峰京城旅行社組織的頤和園、圓明園、天壇一日游中,導游要求游客在團費之外,每人另行支付70元“導游講解和小交通電瓶車費用”。
個別路線強制消費的金額遠超團費。據消協體驗員介紹,在欣欣旅游網提供的由北京隆岳達旅行社組織的長城、十三陵一日游線路中,團費僅為每人120元,而強制消費的北京皇家四合院門票與水關長城電瓶車費用竟達190元。
“很多強制消費的行程不在合同中明示,導游也有意規避購物提法,但如果你不參加就會影響后續行程。”體驗員介紹,在由北京樂游假期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組織的八達嶺長城、十三陵、鳥巢、水立方的一日游線路中,雖然介紹稱是“純玩團”,但實際上去了3處帶有購物性質的場所,包括地礦展廳、中國風水文化博古文化中心等。
楊曉軍表示,一些旅行社或導游雖未直接要求游客消費,但如果不消費該項目游客就無法繼續行程,或對行程影響大,進而導致游客被迫消費,均視為隱性強制消費。
“相比于北京游客走出去的異地旅游市場,在外地游客走進來的北京一日游市場中,強制消費已經成為不容忽視的行業頑疾,影響了外地游客的旅游感受,對首都旅游形象造成負面影響。”楊曉軍介紹,從今年8月1日起,《北京市旅游條例》將正式實施,今后擅自散發一日游廣告、以不合理低價非法攬客、誘騙強迫或變相強迫購物等非法一日游行為,均會依法受到嚴懲。
行程隨意削減替換
宣傳單上行程明明寫的是慕田峪長城、鳥巢和水立方,游客拿到的產品確認單中后兩個景點卻不見蹤影;旅游合同中標明游覽景區包括十三陵景區,但實際上導游并未帶游客進入十三陵參觀,而是在外圍觀看。旅游行程安排、交通、餐飲條件與合同不符,讓游客苦不堪言。
“十三陵陰氣太重,來北京的旅游團無一進去參觀的,你們坐車上別閉眼穿過就行。”在北京隆岳達旅行社的長城、十三陵線路中,導游一邊滿嘴跑馬,一邊把游客忽悠到景區附近的購物店。北京京峰假日旅行社的圓明園、恭王府線路中,導游以施工為借口將萬壽寺景區替換為“景泰藍”購物。
旅游合同中承諾午餐為“4葷4素2湯”,8人一桌,體驗員用餐時卻發現為“2葷6素1湯”,每桌擠了11人,菜品極差。“所謂的葷菜就是豆皮、鍋巴之類的假葷菜,米飯色澤發黃。”體驗員介紹,這逼得不少游客只能自己買飯。
散客出游拼團現象仍普遍,游客遭遇多次“轉賣”。在同程旅游網上,地接社稱是神州假日旅行社,但接團的卻是朗途旅行社。更意外的是,體驗員在北京致遠國際旅行社報名一日游,實際上卻參加了一個滾動的三日游旅行團,報名后被分配到指定日期進行一日游。
退團違約金不合規定
根據國家旅游局和工商總局聯合發布的《團隊境內旅游合同(示范文本)》,旅游者在行程開始前7日以上提出解除合同的,旅行社應當向旅游者退還全部旅游費用。其余扣除違約金的比例也做出了明確規定。但從此次退團體驗看,部分退團違約金不符合相關規定,隨意性較強。
如在途牛旅游網提供的北京—天津旅游線路中,體驗員于出發前4日退團,旅行社扣除50%,而規定應扣除20%,明顯偏高。
“雖然顯示可以網上取消,但取消訂單頁面不能使用,形同虛設。”體驗員反映,在通過途牛旅游網等網站網頁進行取消訂單或自助退款操作中,均需電話聯系客服才能解決,網站無法完成退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