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非法加工銷售羊雜案現場查獲的羊雜制品。 陜西警方 攝
中新網西安7月3日電 (記者 田進)陜西警方3日透露,陜西省公安廳以成立環境與食品藥品犯罪偵查總隊為契機,重拳出擊各類食品違法犯罪行為,2017年1至5月共破獲制售假劣食品案187起,涉案金額1900余萬元。
2016年6月,西安市一消費者在網上購買某知名品牌保健品,后經廠家鑒定為假冒,隨即向西安市公安局食品藥品犯罪偵查支隊報案。西安市警方經過縝密偵查,于2017年2月12日同時搗毀3個生產銷售假冒保健品窩點,查獲假冒保健品成品8000余盒,包材13萬件,抓獲嫌疑人4名,涉案金額達2000余萬元,假冒保健品銷往全國25個省市。經查,2014年以來,該團伙主犯湯某在網上同時開設4個網店銷售假冒保健品。從2015年7月開始,該團伙另一主犯馬某搜索找到了湯某所經營的網店,在明知湯某所售保健品為假冒產品的情況下,仍從湯某處購進并通過微信、電話聯系客戶,將假冒保健品以遠低于市場價格向下線銷售。目前該案已進入訴訟階段。
咸陽興平走私牛肉案現場。 陜西警方 攝
2017年4月23日,消費者楊某在渭南市富平縣一鹵肉店購買鹵豬蹄2斤,其侄子、侄女食用后出現嘴唇、手指發紫癥狀,經西安市兒童醫院診斷為亞硝酸鹽中毒。4月25日,富平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對該鹵肉店進行檢查,對店內的豬蹄和楊某家中剩余的豬蹄進行化驗檢測,兩份送檢樣品的亞硝酸鹽含量均超出國家標準。5月10日,市場監督管理局將該案移送富平縣公安局。經查,該鹵肉店主許某在明知亞硝酸鈉使用過量會導致食用者出現中毒的情況下,仍過量使用違禁食品添加劑,從中謀取非法利潤。5月23日,犯罪嫌疑人許某被依法刑事拘留。
陜西省公安廳環食藥總隊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3月陜西省公安廳成立環境與食品藥品犯罪偵查總隊,隨即部署開展打擊環境與食品藥品犯罪“利劍”行動。該總隊會同陜西食品藥品管理部門對食品犯罪案件的證據固定、鑒定委托、檢測費用等環節作出了明確規定,使此類案件鑒定標準更加明確,有效提升了打擊效能。“利劍”行動開展以來,陜西各級公安機關會同環保、食藥監、水利、國土等部門開展聯合執法活動601次,檢查食品、藥品生產流通企業、集貿市場等1400余個,整治違法突出問題506個,查處各類環食藥違法犯罪行為123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