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摔碎的翡翠手鐲
摔碎手鐲的女游客暈倒
6月27日,游客費女士在云南省瑞麗市姐告玉城內觀光時,不慎將一家玉器店內叫價30萬元的翡翠手鐲摔碎。看到手鐲碎成兩段,女游客一度暈厥,相關視頻及照片隨即在網上走熱,引發眾多網友關注。
28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涉事玉城市場管理方處獲悉,費女士清醒后,與店主協商賠償問題時,曾稱自己卡里只有1萬多元,沒有賠付能力,并質疑店主“亂叫價”。此后,瑞麗市寶玉石協會以第三方身份,對受損手鐲做出18萬元的估價。目前,店主和女游客還未就賠償金額達成一致。北青報記者從瑞麗市旅游局了解到,下一步雙方將根據相關法律提請民事訴訟。
事件
摔碎翡翠手鐲女游客嚇暈
6月28日,知情人士告訴北青報記者,游客費女士是27日早上10點多去的玉城。“那個時段,玉器店基本上剛開始營業,店員都忙著擺攤,她就拿著手鐲自己試戴了。”知情人士稱,店員告訴費女士手鐲要價是30萬元,“之后她就開始脫手鐲,但可能沒拿穩,脫手就摔到地磚上,手鐲碎成了兩段。”
涉事店主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手鐲剛摔碎時,女游客還是清醒的,“她還給朋友打了電話,朋友沒接電話,她就開始慌了,之后就暈過去了。”看到費女士暈倒在柜臺前,周圍人開始掐她的人中并撥打了120。
這段視頻也在網上引發眾多網友熱議。有網友質疑玉石市場“幾十萬的手鐲就這樣敞著擺出來賣?”也有網友懷疑是否存在“碰瓷”或者“訛詐”行為,還有網友質疑“女游客被嚇暈”的真實性,懷疑是否有人借機炒作。
細節
賠償談不攏店主報警
6月28日,姐告玉城的管理方負責人告訴北青報記者,“女游客摔碎30萬手鐲嚇暈”一事屬實。當天上午得知情況,他們就趕去調解。“女游客當時歪著頭靠在柜臺邊上,扶她起來的時候看到她在冒汗,覺得不對勁,有人打了120,后來給她后脖頸那兒刮了痧,她才緩過來。剛一談到賠償,她就哭了。”
該負責人稱,店主當時跟女游客和她的朋友解釋說,事情已經發生了,不會讓她按標價賠償的,只要保住進貨成本就行。“但當時游客一直強調自己沒錢,沒有賠付能力,還說卡里就只有1萬多元。”負責人回憶稱,直到當天下午5點左右,雙方還是沒有就賠償金額達成一致,無奈之下,店主報了警。
“女游客認為店主在亂叫價,所以民警來了也沒溝通下來,就申請了第三方鑒定。”玉城管理方負責人介紹,類似這樣摔碎翡翠手鐲后協商賠償的事情,他們經常遇到,“玉器城嘛,有些游客又大咧咧的,難免磕磕碰碰的。如果是能修復的,會讓游客賠償修復價格,有損壞的,店主通常按照進貨價格跟游客協商。”
問及網上有人質疑玉城在“訛游客”,或是懷疑游客是“托兒”,幫玉城炒作,負責人回應“這都是沒有的事”。他介紹,玉城在當地已有十七八年的歷史,玉器也是公開透明地擺攤出售,“遇到游客磕碰壞了玉器、雙方協商賠償的事情,我們一般也是偏袒買東西的顧客。”
進展
當地旅游局稱雙方將走法律程序
6月27日,瑞麗市寶玉石協會受當地派出所委托,對此事中受損的“翡翠手鐲”進行估價。“評估意見”內容顯示:受損手鐲晶體較細,水頭、光澤度較好,飄翠色,完美,無裂,無臟……經評估,該只翡翠手鐲市場價值人民幣18萬元整。
瑞麗市寶玉石協會表示,評估是根據目前瑞麗翡翠市場價值進行,并建議“損壞手鐲可以使用鑲嵌包金方式修復”。據了解,該“評估意見”一式九份,分發給瑞麗市旅游局、當地派出所、玉城市場管理辦、當事雙方等。
28日下午,北青報記者致電瑞麗市公安局姐告分局國門派出所詢問情況,工作人員稱,雖然當地寶玉石協會給出的估價為18萬元,但具體賠償多少錢,店主和游客還在協商。針對部分網友懷疑是否存在“訛詐”一事,該工作人員稱,女游客所到的玉城不是旅游景點,是正規玉石店,此事屬于意外,現場沒有發生強買強賣、欺詐等情況。
瑞麗市旅游局工作人員告訴北青報記者,摔碎手鐲的費女士是一名40多歲的女性,是自行前往瑞麗旅游的散客,游客摔碎的手鐲是翡翠材質,18萬元的價格是當地權威的寶玉石協會經過評估給出的“市場參考價”,并不是游客最終的賠償金額。旅游局工作人員還介紹,目前,游客和玉石店就賠償金額仍未達成一致。據了解,下一步雙方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將提請民事訴訟。(記者 張雅)
責任編輯:劉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