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松是用棉花做的”“共享單車坐墊現‘艾滋針’”……6月份這些熱門話題的配圖片、短視頻受到廣大網民的關注。昨日,呼和浩特晚報記者針對6月份這些花樣百出的網絡謠言進行了梳理,以正視聽。
假消息一:肉松是用棉花做的
一則關于“肉松是用棉花做的”的視頻在微信群大肆傳播,稱通過水洗、火燒證明市面上一些肉松面包、肉松蛋糕中的肉松是用棉花做的。該視頻引發大量轉發,導致網民對食品安全產生質疑和擔憂,甚至相關產品被退貨、下架,給一些企業造成較大損失。
記者核實: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機關刊《中國食品藥品監管》雜志微信公眾號“CFDA中國食品藥品監管”辟謠稱:肉松的本質是肌肉纖維,主要成分為蛋白質,放入嘴里一咬就會融化,口感松軟。而棉花的本質是植物纖維,主要成分為纖維素,是一種不可溶的纖維,雖然看上去也很松軟,但嚼不爛。也就是說,真用棉花冒充肉松,一吃就會被識破!此外,視頻中使用的“火燒鑒別法”也不靠譜。肉松的主要成分蛋白質是可燃物,所以被點燃是正常的,還會有一種焦糊味,可燃并不能證明肉松是用棉花做的。
呼和浩特晚報記者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投訴舉報受理中心了解到,看到網上的謠傳食藥局第一時間進行了走訪檢查,并沒有發現所謂的棉花肉松。工作人員張女士表示,棉花和肉松吃起來的口感有很大差異。肉松吃到嘴里 ,輕輕一咬就會融化,很松軟。而棉花表面看上去松軟,但放入嘴里卻嚼不爛。如果真用棉花冒充肉松,一吃就會被識破。
假消息二:
共享單車坐墊現“艾滋針”
共享單車成為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的出行工具,近期,網上流傳圖片稱,有人在一輛共享單車的坐墊上找到一根針,疑似“艾滋針”。“騎車的時候請注意查看,有些艾滋病患者把自己的血染到針頭上,要是被扎到你就被感染了。”該消息一出,讓很多人陷入了恐慌。這是真的嗎?呼和浩特晚報記者對此進行了求證。
記者核實:
先來看看所謂的“艾滋針”到底會不會使健康的人感染艾滋病?呼和浩特晚報晚報記者在全國艾滋病信息資源網絡中國紅絲帶網上看到,艾滋病傳染途徑主要有三種,包括性傳播、血液傳播和母嬰傳播,其中性傳播和血液傳播是艾滋病主要傳播途徑。但醫學界普遍認為“艾滋針”使人感染艾滋病的可能性極低。科學研究表明,艾滋病病毒無法在空氣中、水中和食物中存活。一旦離開人體環境病毒就會很快喪失傳播的能力。其次,人體只有攝入足量的艾滋病病毒才會造成感染。針頭上的血液和液體含量本來就少,病毒量則更少。因此,即使針頭上有病毒殘留,病毒數量也很難達到致病條件。關于共享單車坐墊被扎針的消息,涉及到的共享單車企業ofo公司發表聲明:“小黃車在第一時間對謠言中涉及的城市進行核實,沒有發現任何謠言中所說的情況發生。”
ofo共享單車呼和浩特城市經理陳奕款告訴呼和浩特晚報記者,共享單車在全國多地投放,一些用戶在使用中出現了不文明行為,在坐墊上扎針就是其中一例,但與艾滋病無任何關系。請大家不傳謠,不信謠,文明騎車。
假消息三:
不良信用記錄保留期由五年變七年
信用卡逾期、按揭貸款沒如期還等不良信用記錄保留時間為5年。但近日微信朋友圈瘋傳“還貸逾期等不良信用記錄保留時間由5年提升為7年,超過一天為逾期,連續逾期三次者納入黑名單!”此傳言是否屬實?
記者核實:
呼和浩特晚報記者了解到,自2013年7月份起各家銀行推出容時容差業務,即持卡人當期發生不足額還款,且在到期還款日后賬戶中未清償部分小于或等于一定金額時,該業務為持卡人提供一定期限的還款寬限期服務,還款寬限期自到期還款日起一般為2至3天;持卡人在還款寬限期內還款時,應當視同持卡人按時還款。隨后,呼和浩特晚報記者從我市多家銀行了解到,各家銀行實行的容時容差業務照舊。“我們有3天的還款期限,只要在第三天晚9點之前還款就不會產生不良記錄。”交通銀行信用卡中心客服人員表示,容時容差業務目前依舊執行,并無變化。隨后,呼和浩特晚報記者從中國人民銀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了解到,不良信用記錄保留時間依舊為5年。中國人民銀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一位工作人員表示,2013年3月15日頒布實施的《征信業管理條例》中規定,不良信用記錄保留期限為5年。至于逾期多少天會構成不良記錄,這取決于商業銀行各自對風險的判斷程度,有些銀行只要在逾期30日內還清就不會造成不良信用記錄,有的銀行則是35天,如果在逾期規定的日期內還沒有還清的話就會造成不良信用記錄。工作人員還介紹,只要在五年內保持良好的信用行為,這些不良信息將會在5年后消失無蹤,所以,請大家珍惜信用,按時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