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取人才耗費時間堪比戀愛追求期
獵頭的職責就是幫助優秀的企業找到合適的人才,為優秀的人才找到合適的企業。那么,獵頭是怎樣獵聘合適的人選呢?
“最短的時間找到最合適的人才,你必須贏在起點,”秦川介紹,身份不同、經歷不同,方法也不同,每一個成功的項目案例操作方法都是不一樣的。獵聘過程一般是需求分析、人才尋訪、人才篩選、背景調查、推薦面試、入職跟進、試用期維護等。每個獵頭都有自己的行業積累,比如數據庫、人才地圖、人才尋訪方式,還有區域人才池的掌握情況。
電視里的獵頭還有時間談情說愛,現實中的獵頭其實很忙,一個百萬的單子有可能打上1000多個電話,每周基本都有獵聘項目分析、困難崗位怎樣突破、人才市場分析、拓展指標,以及最佳人選確定……非常考驗個人突破能力。
成功獵到一位高級人才并不容易。據一份獵聘數據統計,57%的獵頭過程需要耗費1-3月,23%的獵頭過程需要耗費3-6月。這也被業內人戲稱為獵頭獵取人才耗費時間堪比戀愛追求期。在相對理想的狀態下,獵頭每周需要推薦10-20份簡歷,面試、發出offer,最后真正入職的只有1人,一個月2-4個入職人選。這是因為獵頭工作往往涉及大量人才的篩選,需要全面系統了解候選人的個人信息、履歷復核、職場規劃等情況。若“獵物”與需求崗位的匹配度存在差距,獵頭耗時更久。
地產業獵聘需求同比增加超50%
從獵聘崗位需求變化,或多或少折射出西安的產業發展和經濟變化。
查詢了資料之后,秦川對華商報記者分析,前些年西安房地產行業獵聘需求比較少,去年至今房地產市場回暖,土地拓展分析、營銷策劃等崗位的獵聘需求很旺盛,以前幾乎是只出不進,現在獵聘需求同比上升約50%以上,一些地產企業拿地需求旺盛,因此對專業人才的需求也很大。其次,金融行業招聘量較去年有所下滑,隨著互聯網金融監管加強,互聯網投資領域獵聘崗位同比下降約20%。第三,文化產業相對來說持平,新興互聯網行業也有所增加,比如無人機行業也有一些獵聘崗位需求。
秦川表示,電視劇只播出了獵聘過程如何曲折(這是前端業務),有一點沒有播出,就是獵頭最難做的是協助候選人生存,在企業落地生根,才能收到尾款。這個是后端服務,叫候選人落地服務。每個企業都有獨特的文化,而獵聘的中高端候選人全是空降兵,下屬團隊是否能駕馭,候選人能否適應新的企業文化,順利協調個人工作開展,這都是獵頭作為第三方后續服務的關鍵,而且很難做,在西安市場極具代表性。
西安獵頭市場在分化
前幾年獵聘需求旺盛,很多外地獵頭公司在西安開分支機構。激烈競爭之后市場更加公開透明,但也帶來一些問題,部分獵頭企業為了競爭、以惡意低價或者無序、不合理競爭,影響到了獵頭的市場評價,市場需要規范。
根據獵聘發布的《全國獵頭獵取人才行為大數據報告》,目前全國有超5萬家獵頭機構,全職獵頭顧問25萬人,行業市場規模超500億。相比電視劇中“百萬精英”,在現實獵頭發布的職位中,高管層占據獵頭獵取人群的14.17%,精英已不再是獵頭“唯一傾心”的人群,基層員工作為公司的執行層,也得到重視,占據了獵頭獵取人群的24.21%。
大數據顯示,近年來被獵頭瞄準的職場人士呈低齡化趨勢,在獵頭下載簡歷的年齡分布中,30-35歲人群占據了37.7%,屬被獵黃金期;其次是25-30歲,占據28.35%。高薪群體畢竟是少數,在獵頭發布職位中,年薪30萬以下的人群占據43.40%,百萬薪資僅占5.8%。
西安獵頭市場也在分化。華商報記者12月9日詢問一位此前采訪過的獵頭企業負責人,他說不愿多談,感覺西安市場不太理想,很多獵頭公司都已經倒閉不在了,他們“很多年都不做西安的客戶了”。西安市場企業的獵聘需求相對較少,很多企業都不舍得花錢招聘,“2013年開始我們就主要做北上廣市場了”。(華商報記者 黃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