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金融扶貧“盧氏模式”叫響全國
從盧氏縣獲悉,該縣以創建金融扶貧試驗區為契機,通過建立金融服務、信用評價、風險防控、產業支撐四大體系,形成了“政銀聯動、風險共擔、多方參與、合作共贏”的扶貧小額貸款落地模式,取得了顯著成效。
9月4日至6日,國務院扶貧辦組織召開全國金融扶貧觀摩現場會和金融扶貧培訓班。在培訓班上,盧氏縣委書記王清華作了題為《引金融活水、澆產業良田、助脫貧攻堅》的經驗交流發言,受到了與會人員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贊揚。
建設四大體系,打通服務梗阻。盧氏縣構建了“三級聯動、政銀融合”的服務體系,讓農戶足不出戶4天內就能拿到貸款。建設信用評價體系,按照“三好三強”(遵紀守法好、家庭和睦好、鄰里團結好,責任意識強、信用觀念強、履約保障強)、“三有三無”(有勞動能力、有致富愿望、有致富項目,無賭博、吸毒等不良習氣,無拖欠貸款本息、被列入貸款黑名單的記錄,無游手好閑、好吃懶做行為)的定性標準和據此設定的144項定量指標,對全縣8.33萬戶農戶進行了信息采集,6.83萬戶通過信用評定。建立產業支撐體系,確定了以果、牧、煙、菌、藥、菜六大產業為重點的綠色農業,以農副產品深加工、中藥材精深加工等為重點的特色工業,以生態旅游和電子商務為重點的現代服務業,實現產業項目從“小散弱”向“專精深”轉變。建立風險防控體系,實現了銀行“不敢貸”向“快放貸”的轉變。用好省、市人民銀行授予盧氏縣每年不低于10億元的扶貧再貸款和10億元的“支小”再貸款額度。
突出模式創新,拓寬融資渠道。盧氏縣因地制宜發展戶貸戶用、戶貸社用等使用模式,探索政銀企互助模式。政府出資30%設立風險補償基金,企業出資70%設立互助擔保基金,由銀行按6至10倍比例放大投放貸款。
拓展合作領域,多方爭取資金。盧氏縣與中國人保財險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國開行將盧氏縣確定為全國8家開發性金融精準扶貧示范點之一;與湘財證券、中原證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與國投創益基金、焦桐基金、南水北調協作基金和省農業產業發展基金達成9.6億元投資意向或合作協議。截至8月底,全縣三類貸款主體新增扶貧貸款71950.2萬元,是2016年全年小額扶貧貸款總額的8倍。已使用人民銀行扶貧再貸款和“支小”再貸款5.18億元,爭取國開行、農發行等開發性金融扶貧貸款突破30億元。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神舟二十二號飛船載貨飛赴中國空間站 我國2025-11-2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