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回聲報》9月14日刊登了該報記者弗雷德里克·舍費爾探訪建設中的“雄安新區”的感受。全文摘要如下:
文章稱,時間在這里似乎停滯了。自從明朝以來的500年里,橋西村的歲月都在白洋淀(北京西南150公里左右)中靜靜地流淌過去了。要抵達這個村子,要通過一條穿行在沼澤、麥田和玉米地中間的小路。北京城里的人很喜歡這里,一到周末就來這兒觀賞荷花、品嘗湖魚。
今年4月1日,這里突然被新聞“頭條”從睡夢中叫醒。中國決定在這里建一個可以與上海和深圳媲美的新都市!“雄安新區”占地面積將超過2000平方公里,是巴黎面積的20倍、紐約的3倍!
文章稱,雄安新區規劃承載了眾多目標:首先是疏解擁有2300萬人口的首都北京的壓力,這一城市已經面臨空氣污染、房價高企、交通擁堵以及資源枯竭等壓力。長期致力于中國城市研究的城市學家、紐約大學教授阿蘭·貝爾托指出:“北京在向郊區擴展并且已修到了六環。這種圍繞市中心擴展的模式現在很難控制住。”
中國政府于是決定,將北京的“非首都”功能轉移到雄安新區。一些國有企業、文化機構、大學及很多國有部門都將走上南下之路。
文章稱,但是中國的目標是建一座“開放、創新”的城市樣板,其模板是從40年前的漁村變成如今大都市的深圳,以及在老上海對面建立的浦東新區。重點將放在“環保、提高百姓生活”上,建造一座“中國新城市化”的試點型都市。
“這個地區就像一張白紙,人口密度小、發展水平低且擴展空間大,集聚了很多啟動一個如此高要求項目的基礎條件。”上海市前市長徐匡迪說。他被看做浦東新區的重要推手,如今領導著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
文章稱,一切都待建。鋼鐵、銅、鋁、水泥等的需求將十分巨大。經濟學家們開始憧憬未來以評估由此帶來的機會。花旗銀行預計頭五年的投資將達到650億歐元(1歐元約合7.8元人民幣——本網注)。摩根士丹利則稱,這座將容納700萬人的大都市,未來10年的最大投資可能達到3000億歐元。
然而,一切都要等到雄安切切實實地破土而出。文章稱,這不是北京希望推動的首個“人造”都市項目。中國目前有19個國家級“新區”,但是真正改變地區格局的新區很少。長江商學院教授許成鋼說:“政府想讓雄安新區走深圳或浦東的路子,因為這兩個項目獲得了成功,但是差異比共性要多得多。”
很多經濟學家贊同上述觀點。深圳曾被當作對國際投資敞開大門的試點,當時為了吸引私人企業進行了雄心勃勃的經濟和金融改革。同時一切都由當地政府主導。雄安新區則是由中央政府提出,要讓北京的國有企業搬過去,通過大型基建項目促進華北地區的經濟增長。
文章稱,工地很大,挑戰很多。但是中國已證明它知道如何搞好大型基建項目。尤其是雄安新區與其他城市大不相同。
貝爾托在為世界銀行工作時,曾聽取了中國政府向其介紹將珠江三角洲一個漁村變成一個200萬人口都市的計劃。他承認當時覺得好笑。如今,有1200萬人生活在深圳,這里變成了中國技術的櫥窗。貝爾托從中總結了一個教訓:“只要你拿不出反證,就得把中國人的話當回事。”
【延伸閱讀】雄安新區14處文物保護單位技術數據信息現場采集工作完成
來源:央視新聞
中新社石家莊8月18日電 (郝燁)根據國家文物局和河北省文物局關于雄安新區考古調查工作總體部署,河北省古代建筑保護研究所日前組建了河北雄安新區聯合考古調查隊第七小組,對雄安新區中期發展區200平方公里區域地上文物遺存進行了系統調查。
此次調查完成了雄安新區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中登錄的地上文物遺存點的復查工作,并對近現代紅色文物遺存以及新中國成立后具有時代特點的公用、民用建筑、水利設施等進行了全面踏查和登記。調查小組用近二十天時間,完成了復查工作,在核心區內新發現地上文物遺存7處,對安新縣山西村明塔附屬碑刻進行釋讀,更正了該塔的名稱實為“白塔”,并非“明塔”。
開展雄安新區地上文物遺存調查工作的同時,河北省古代建筑保護研究所文物建筑數字化項目組對雄安新區已定級的14處文物保護單位進行數字化技術信息的采集工作。通過搜集相關文獻資料,航拍、傾斜攝影、360°全景、三維激光掃描等現代科學技術手段,現場采集數據信息,經后期整理編輯后錄入《河北省文物建筑數字化平臺》,建立雄安新區文物建筑相關數據信息庫和文字、圖片、影像等資料信息共享平臺。目前,雄安新區14處文物保護單位技術數據信息現場采集工作已完成,正在進行內業處理技術數據階段。
此外,雄安新區成立后,河北省古代建筑保護研究所還承擔了《容城縣黑龍口長城環境整治方案》和《安新古城墻的臨時支護方案》編制工作,為黑龍口長城環境整治和安新古城墻的有效保護提供了技術支持。(完)
【延伸閱讀】雄安新區14處文物保護單位技術數據信息現場采集工作完成
來源:央視新聞
中新社石家莊8月18日電 (郝燁)根據國家文物局和河北省文物局關于雄安新區考古調查工作總體部署,河北省古代建筑保護研究所日前組建了河北雄安新區聯合考古調查隊第七小組,對雄安新區中期發展區200平方公里區域地上文物遺存進行了系統調查。
此次調查完成了雄安新區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中登錄的地上文物遺存點的復查工作,并對近現代紅色文物遺存以及新中國成立后具有時代特點的公用、民用建筑、水利設施等進行了全面踏查和登記。調查小組用近二十天時間,完成了復查工作,在核心區內新發現地上文物遺存7處,對安新縣山西村明塔附屬碑刻進行釋讀,更正了該塔的名稱實為“白塔”,并非“明塔”。
開展雄安新區地上文物遺存調查工作的同時,河北省古代建筑保護研究所文物建筑數字化項目組對雄安新區已定級的14處文物保護單位進行數字化技術信息的采集工作。通過搜集相關文獻資料,航拍、傾斜攝影、360°全景、三維激光掃描等現代科學技術手段,現場采集數據信息,經后期整理編輯后錄入《河北省文物建筑數字化平臺》,建立雄安新區文物建筑相關數據信息庫和文字、圖片、影像等資料信息共享平臺。目前,雄安新區14處文物保護單位技術數據信息現場采集工作已完成,正在進行內業處理技術數據階段。
此外,雄安新區成立后,河北省古代建筑保護研究所還承擔了《容城縣黑龍口長城環境整治方案》和《安新古城墻的臨時支護方案》編制工作,為黑龍口長城環境整治和安新古城墻的有效保護提供了技術支持。(完)
【延伸閱讀】12家國內外設計機構為雄安新區城市設計規劃獻策
中新社雄安7月17日電 (記者 肖光明 王天譯)7月14日至7月16日,河北雄安新區啟動區城市設計國際咨詢第一次現場咨詢在保定市舉行。來自中國和美國、意大利、西班牙、日本、德國等國的12家設計機構派出團隊前來保定,并到新區現場踏勘,就本次城市設計相關內容進行熱烈討論,取得預期效果。
雄安新區啟動區的城市設計工作是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工作的重要環節。此次國際咨詢項目于6月26日發布新區啟動區城市設計國際咨詢建議書征詢公告,歡迎全球有專長的設計機構獻計獻策。公告發出后,得到國內外規劃設計機構的積極響應,報名申請參加本次咨詢的機構多達二百多家。最后遴選出的12家國內外優秀設計機構,將用最先進的理念和國際一流的水準進行城市設計,優化啟動區城市空間格局、塑造城市風貌,集成規劃建設先進理念,為新區規劃和設計獻計獻策。
本次活動由河北省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和雄安新區管理委員會主辦,中國城市規劃學會承辦。(完)
【延伸閱讀】雄安新區符合區域空間結構演變規律 是未來城市樣板
國際輿論普遍注意到,中國的雄安新區是一個“重大的歷史性戰略選擇,是千年大計”。雄安新區有利于北京解決大城市病問題,是未來城市的樣板。預計雄安新區的大規模基礎設施支出將有助于推動整個華北的經濟增長。
近日,英國《金融時報》的報道把雄安新區與深圳和上海浦東進行了對比,曾經深圳是一個比鄰香港的小漁村,浦東則是農田。如今,深圳人口大約為1200萬,是全球制造業的中心,被譽為中國方興未艾的科技行業的搖籃。浦東現在已成為中國內地領先的金融中心。雄安新區的未來更是值得期待。
實施好這項世界矚目、萬眾期待的千年大計,需要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雄安新區自創建之初就博采眾家之長,兼收并蓄,走出自己的發展道路。6月26日,雄安新區發布“新區啟動區城市設計國際咨詢建議書征詢”公告,旨在吸引全球有專長的設計機構獻計獻策。截至7月3日,已有279家國內外機構報名參加,此后將從中遴選出12家左右的團隊,參與下一階段工作。
事實上,雄安新區的建立符合區域空間結構演變規律。美國學者弗里德曼的“區域空間結構之說”或許是外部世界觀察雄安的一個角度:第一,前工業化階段,區域內的生產力水平低下,經濟極不發達,區域空間總體上都處于低水平的均衡狀態。第二,過渡階段,區域空間由工業化的強大經濟中心與落后的外圍地區所組成,結構日趨不平衡。第三,工業化階段,每個經濟中心都有與其規模相適應的外圍地區,區域空間結構趨向復雜化和有序化。第四,后工業化階段,隨著中心與外圍地區的界線逐漸消失,區域將最終走向空間一體化。雄安新區的建立,意味著向第三、第四階段跨越。
從國際經驗看,解決“大城市病”基本都用“跳出去”建新城的辦法。在世界一些知名大城市旁邊多有與其規模相應的伴城。例如美國紐約之外有新澤西,舊金山附近有圣荷西等,以色列的特拉維夫之外有創新之城海法,日本東京50公里之外則有科學城筑波。
人們預期,雄安新區將借鑒國內外大城市建設的有益經驗,用先進理念和一流水準,打造世界級城市群的中國樣本。通過疏解非首都功能的“減法”,換來京津冀經濟結構和空間結構優化的“加法”、雄安新區科技創新的“乘法”,進而開創中國城市創新發展新模式,建設綠色生態宜居新城區、創新驅動發展引領區、協調發展示范區、開放發展先行區,努力打造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創新發展示范區。
一部城市發展史,折射人類文明進步的歷程。英文中“文明”一詞,就源自拉丁文的“Civis”(意為“城市的居民”)。在不同歷史階段,城市不斷兼收并蓄、包羅萬象,促進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新的歷史階段下,建設雄安新區,謀劃發展大格局,以東方智慧為人類文明作出貢獻。
原標題:法媒記者探訪雄安新區:中國要把這里建成夢幻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