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銀行中報披露收官,縮表成為了熱詞。民生銀行、中信銀行、上海銀行資產規模下降,光大銀行、浦發銀行、江陰銀行資產規模較2016年年底增長不到1%。對于縮表的原因,多家銀行表態包括“縮減同業資產、負債”。
恒豐銀行研究員執行院長董希淼對本報記者表示,銀行主動“縮減同業資產、負債”,一方面是因為監管的有意引導和相關檢查的威懾;另一方面是因為銀行自身也不再刻意追求規模與增速,而部分銀行的縮表也和去年年底的存款沖太快有關,今年上半年自然會回落。
三家銀行主動縮表
中信銀行、民生銀行和上海銀行中報顯示,相較于2016年年底,三家銀行總資產分別減少了3141.22億元、1458.63億元和454.47億元,此外,另有多家上市銀行的資產規模增速遠低于同期水平。
對于銀行業如此表現,外界普遍歸因于同業業務的收縮。商業銀行同業業務最初僅限于商業銀行之間的拆借,以調劑短期流動性余缺。然而,從2010年以來,同業業務逐漸發生了質變,演變成商業銀行拆入資金或吸收理財資金,擴大各種表外資產的工具。
民生銀行中報顯示,截至6月末,同業資產3074.19億元,較上年末下降33.44%;同業負債1.26萬億元,較上年末下降16.96%,占總負債比重略降至23.43%。隨著同業資產、表外業務的收縮以及利率變動,民生銀行拆放同業及其他金融機構和買入返售金融資產利息收入分別下降15.84%和79.99%。
安信金融趙湘懷認為,民生銀行2017年上半年存放同業和買入返售大幅下降33%至3074億元,結構全面優化。預計未來,民生銀行的同業資產和負債抗風險能力將提升。
中信銀行上半年同業資產和應收款項類投資下降明顯。其中,應收款項類投資減少1936億元,下降18.5%;同業資產減少2817億元,下降51.5%。
中信銀行管理層表示,“年初我行審時度勢,明確‘控表’策略。這些策略順應了大勢,踩準了市場趨緊、監管趨嚴的‘點’,把握了自營存款增長難的‘勢’,避免了資產負債不協調增長帶來的問題”。
截至上半年,上海銀行存放同業及其他金融機構款項、拆出資金2017年上半年顯著下降10%至1416億元。
上海銀行表示,2017年上半年以來,該行根據市場和自身經營戰略要求,加大一般性負債組織力度,同時適當控制同業負債規模。截至2017年6月末,相關指標符合監管要求,即使考慮同業存單因素,同業負債占比也在監管指標內。下半年,該行將根據市場變化及監管要求,持續優化包括同業業務在內的資產負債結構,堅持發展導向,確保實現全年經營管理目標。
此外,無錫銀行的同業資產規模降幅最大,高達74.7%。無錫銀行解釋稱,這是由于調整資產配置造成了同業資產的減少,并導致總資產增速明顯放緩。截至今年6月末,該行資產總額為1259.17億元,增長幅度僅為1.03%。
銀監會審慎規制局局長肖遠企此前在媒體通氣會上表示,截至二季度末,銀行同業資產和同業負債余額比年初均減少1.8萬億元,增速分別是-5.6%和-2.3%,是2010年以來的首次收縮。
董希淼認為,未來同業負債高的銀行還會繼續調整,同業業務會回歸理性。
五份文件規范同業存單業務
本報記者梳理發現,今年上半年,同業存單成為了監管重點,從3月份開始共有5份文件聚焦同業存單。
3月份,銀監會下發“46號文”,對利用同業理財購買本行同業存單現象以及同業存單空轉現象進行專項治理。
4月6日,銀監會下發“53號文”,要求機構自查“若將商業銀行發行的同業存單計入同業融入資金余額,是否超過銀行負債總額的三分之一;若將商業銀行所持有的同業存單計入同業融出資金余額,是否超過銀行一級資本的50%”。
4月7日,銀監會下發“6號文”,要求銀行加強風險監測,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對同業存單等同業融資的依賴度,加強重點機構管控;督促同業存單增速較快、同業存單占同業負債比例較高的銀行合理控制同業融資規模等等。
4月10日,銀監會下發“7號文”,要求對同業融資依存度高、同業存單增速較快的銀行業金融機構重點檢查期限錯配情況。
上個月,央行發布的《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擬于2018年一季度評估起,對資產規模5000億元以上的銀行發行的一年以內同業存單納入MPA同業負債占比指標進行考核。依據考核指標,銀行同業負債占比不超過25%,可獲得滿分25分;不超過33%,可獲得10分-15分,否則為0分。
董希淼認為,監管對于大、中、小銀行進行了區分,明年第一季度從5000億元規模銀行開始,是給中小銀行留出了時間,事實上,不少城商行、農商行的同業存單規模不亞于上市銀行。
涉及同業違規的罰單增多
今年以來,隨著監管部門對同業業務重拳出擊,罰單明顯增多,部分上市銀行也在被罰之列。
8月份,據中國銀監會山東銀監局(魯銀監罰決字〔2017〕14號)行政處罰決定書,某股份制銀行濟南分行因票據業務管理不盡職,違規辦理同業業務等行為,被處以55萬元的罰款。
8月14日,廈門銀監局公布對另一家股份制銀行廈門分行的行政處罰決定,認為該分行存在部分貸款資金需求和用途把控不力、同業業務違規接受遠期回購承諾和隱性擔保的主要違法違規事實。
一家總部位于華東的上市銀行的廣州分行近日也因為同業業務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收到了廣東銀監局200萬元罰單。(記者 毛宇舟)
銀行中報“加減法”
原標題:一監管年內5次發文規范同業存單業務 多家上市銀行主動“做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