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15“獵鷹”(資料圖)
國內著名軍事評論員宋忠平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首艘航母的固定翼艦載機可能會同時選擇殲-15戰機和L-15“獵鷹”教練機。而按照國際慣例,飛行員一般先要用教練機在航母上訓練。他說,艦載機著艦試驗一定要在主系統和子系統緊密配合的情況下才能進行,否則是很危險的。針對日前俄媒稱俄已拒售中國著艦攔阻裝置,宋忠平表示,航母攔阻裝置掐不住中國的脖子。
問題一 著艦試驗需什么條件?
宋忠平表示,這艘航母第一次海試時會發現不少問題,比如動力方面、綜合系統方面的問題等。因為畢竟這艘航母已好久沒動過了,一動的話全身上下都有小毛病。而這次最主要的還是對上次海試暴露的不少問題進行調整。
有媒體猜測,本次海試的一個亮點是進行固定翼艦載戰機的降落和起飛。對此,宋忠平表示,艦載機著艦、起飛是個難度比較大的試驗項目。一般來說,艦載機著艦試驗需要在陸地上測試完備后才能進行海上試驗。
宋忠平說,這艘航母的動力系統還不穩定,對著艦將會有影響。而艦載機著艦,是首先建立在艦船航行穩定上面的。另外,航母是個集成的系統的工程,只有在主系統和子系統緊密配合的情況下才能進行著艦試驗,比如說阻攔裝置、電磁干擾問題等。這些問題如果沒有解決而貿然進行著艦試驗,是很危險的。目前來看,這艘航母還沒有到真正進行艦載機著艦試驗的階段。
而按照美國海軍培養艦載機飛行員的程序,首先要用教練機在航母上進行初步訓練,再使用雙座戰斗教練機練習實際起降。
問題二 艦載機為何會選L-15?
宋忠平表示,從目前來看,我國首艘航母的固定翼艦載機選擇殲-15的可能性比較大。另外,L-15也可能作為教練機或是改裝成一款攻擊機登上航母。
對于中國航母艦載機,11月6日,中航工業副總經理耿汝光答復說,中國按照計劃進行航母項目,而中航工業按照國家的需要和安排,研制適合航母的艦載飛機;至于最后的結果,耿汝光表示請大家“等待著眼見為實”。
值得注意的是,殲-15和L-15這兩款戰機都是中航工業的產品。據中廣網報道,11月7日,國防部長梁光烈上將視察了中航工業洪都公司。梁光烈視察了L-15。他強調,L-15目前在國內教練機屬先進機型,其飛機特性更能滿足當前部隊的訓練要求,需求量很大。
L-15正常起飛重量6.8噸,最大起飛重量9.8噸,最大飛行速度1.4馬赫,實用升限16000米。L-15是中國第一個在設計上達到國際最先進技術水平的機種。L-15在整體技術標準上與國外目前正在發展的T-50、“馬克”和雅克-130高級教練機相當,在有效載荷能力和機動飛行性能上甚至可以和“美洲虎”這類輕型戰斗轟炸機相媲美。
專家此前表示,L-15在飛行性能、座艙環境、駕駛感受、機載配備等方面,都與殲-10、蘇-27、蘇-30等目標機非常接近,所以,飛行員通過在L-15上的訓練,就可以基本實現技能遷移、心理適應和知識銜接,到了目標機上再飛個20到30小時就夠了。
問題三 中國航母缺攔阻裝置?
俄羅斯媒體日前報道說,俄軍工企業領導人可能已決定不向中國出售著艦攔阻裝置。俄媒文章稱,著艦攔阻裝置的設計和生產是一項非常復雜的任務,目前僅有俄美具備這種能力。
宋忠平表示,與航母艦載機系統、指揮控制系統、動力系統、火控系統等相比,航母著艦攔阻系統是一個相對比較小但卻十分重要的子系統,因此,中國在購買該系統的同時也會積極研發同等甚至更先進的國產攔阻系統,就如同中國航母直升機的“中俄搭配”,中國“神舟飛船宇航服”的“中俄搭配”,購買俄羅斯相關設備無非就是為了備份和備保,而不會完全依賴俄羅斯攔阻系統來發展中國航母。中國已經進行“航母預研和生產”十幾年了,當然“各個系統”包括“著艦攔阻系統”都在研制序列。相信中國的國產著艦攔阻系統很快就會面世。(N本網記者 劉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