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中廣 新華 中國經濟周刊
核心提示
校車安全立法正緊鑼密鼓進行:29日,國務院法制辦召集教育部、公安部等多個相關部委的負責人,針對校車安全條例開會征求意見,此次協調會不對媒體開放。
同日國家安監總局網站發布了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甘肅校車慘劇的通報,通報中提出,各地要加大校車購置經費投入力度。
此前教育部曾回復全國人大代表,認為校車配置和維護如果全由政府買單,每年要4500億元,這筆費用太高。
國務院昨征部委意見
公安部稱將賦予校車跟公交車同等路權
27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第五次全國婦女兒童工作會議上提出,已要求法制辦在一個月內制定出校車安全條例,把校車安全問題真正納入法制的軌道。為此,國務院法制辦29日召集教育部、公安部等多個相關部委的負責人,針對校車安全條例開會征求意見。第一次的協調會不對媒體開放,截至下午記者發稿時,也沒有現場的消息傳出,預計會上只是聽取各部委的意見,暫時不形成結論。
公安部交管局秩序處處長李哲說,關于校車安全,以往也有一些規章制度,但部門規章效力不夠,也不統一,校車安全條例出臺,最根本的問題就是把這些上升為法律制度,更有約束力。
各個部委已開始研究部署安全措施。李哲介紹說,全國各地校車的總數比較多,車輛的種類也較復雜,已經要求對校車和駕駛員進行拉網式清理檢查,落實責任,并且將會賦予校車跟公交車同等的路權。
教育部回復人大代表
全買單每年要4500億元,政府花不起
2010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教授、長江教育研究院院長周洪宇,提交了一份《關于實施全國校車安全工程的議案》。校車議案提交后,他收到了教育部一份4000多字的回復,內容包括教育部近年來對校車工作的調研和摸底。
周洪宇日前告訴記者,教育部在回復中表示,如果在全國范圍內的學前和義務教育階段購買校車,政府需要投入3000億元的預算,且一年的運行、維護費用為1500億元,最后的結論認為,4500億元的政府買單費用太高(2010年我國教育支出為12550億元,4500億元為全年教育支出的1/3)。
【專家】
是否要4500億存疑 經費不足是借口
周洪宇說,對于到底需要多少錢來買校車,也有機構給出600億元、800億元的說法,但這恐怕都是初步匡算,準確與否自己持保留態度。周洪宇表示,經費不足不能成為推脫責任的借口,因為除了經濟發達的美國、法國、日本等國之外,經濟并不太發達的古巴、墨西哥等發展中國家也建立起了比較完善的校車管理體系,就連朝鮮在兩江省也早已開通了“教育專列”,30年如一日地接送義務階段學生上下學。如果國家真的要加大對校車的投入,那么對校車的預算就應該在今年底寫入中央和地方的財政預算,這樣明年才有可能真正地推行,不過就目前情況來看似乎還“沒有動作”。
校車立法聽誰的
在強烈的民意呼聲之下,總理拍板要求即刻為校車安全立法。國務院法制辦也雷厲風行開始征求意見,并把征求意見的第一個對象鎖定為以后將承擔相應職責的相關部委。這次會議的內容不向媒體公開,公眾無從知道有關部委的建議和意見。可是,教育部此前的表態和公安部有關官員對即將出臺的校車安全條例的理解卻讓人擔心,我們將要出臺的法律,離公眾的期望可能會有不小的距離。
無論如何分配責、權、利,公安部和教育部都必然是校車安全上關鍵的環節,可他們的表態都顯示,他們心中將來的法律主要是對現有規章制度的確認。只是將現有的規章制度上升為法律,是遠遠不夠的,僅僅將校車的特權界定在與公交車路權相同也是不夠的,不然就不會有這么多孩子付出血的代價。
很少有法律能在動議之前就達成廣泛的共識,但通過甘肅校車慘劇,社會對我們需要怎樣的校車安全法律卻已凝聚不少共識。期望這次立法能成為一個范本,充分聽取民意,將這些共識納入其中,而不要出臺模糊的法律敷衍公眾。(本期主持 謝秋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