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有朋執導的電影《嫌疑人X的獻身》(以下簡稱《嫌疑人》)上映已有三周,截至目前已收獲超過4億的票房,豆瓣上也有6.5分的評分。可以說,無論票房還是口碑,它都是清明檔國產片的領跑者。
這多少要歸功于東野圭吾的原著。作為日本著名推理小說作家,東野圭吾的作品常年盤踞亞馬遜、當當等網站的圖書銷售榜榜首,擁有大批忠實粉絲。
東野圭吾的《解憂雜貨鋪》長年居各大圖書銷售榜榜首。
而這只是東野圭吾作品中國影視化的序曲——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已有10家左右影視公司,拿下了了包括《白夜行》、《解憂雜貨鋪》、《秘密》等作品的改編權。
特別是,這個月初,國內知名影視版權交易平臺云萊塢也在“云萊塢·版權交易周”東野圭吾影視版權專場上,一口氣放出了10部——規模之大、數量之多,在國內尚屬首次。
不過,在“東野圭吾IP改編熱”的背后,許多新鮮的問題也隨之浮出水面:日式推理IP性價比高嗎?在中國改編還需克服哪些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