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層思考
票補難撐市場持續繁榮
不過,票補真的是“萬靈藥”嗎?事實上,在上映頭幾天盡享票補威力的《西游伏妖篇》和《大鬧天竺》,很快就因為口碑較低而現出了“原形”,為《功夫瑜伽》和《乘風破浪》的逆襲讓出了位置。
上映首日,《西游伏妖篇》《功夫瑜伽》《大鬧天竺》三片票房均過億元,但口碑明顯不同。在周星馳近幾年的作品中,《西游伏妖篇》是豆瓣評分最低的一部,僅為5.7分,而《西游降魔篇》和《美人魚》分別有7.1分和6.9分。隨著票補威力減退,該片次日票房跌去近4成,而《美人魚》的次日跌幅僅10%。上映6天,《西游伏妖篇》收獲11.5億元票房,但遠不及去年《美人魚》同期勁收15.06億元,最終更不可能超越后者34億元總票房的成績。
同樣首日得益于票補的《大鬧天竺》,豆瓣評分僅為3.9分,王寶強的這部導演處女作口碑稀爛,其單日票房第二天就被《功夫瑜伽》反超??梢姡毖a對于影片前期排片和票房有著一定的推動作用,即使在外人看來有些“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線上發行商們仍樂此不疲。但對于影片的長線作戰和總票房,票補的影響力十分有限。
中國電影市場經過自2011年以來的爆發式增長,問題也頻現,票補就是其中之一。去年增速雖然放緩,但業內并非一片哀鴻,不少從業人士反而為此叫好,認為泡沫和投機者將會逐漸被清除,真正認真做電影的人會留下來。如今,票補再現市場,虛假繁榮的背后,真正的贏家其實沒有幾個。就如王中磊在接受采訪時所說:“在這個檔期不顧原本的市場環境和秩序,還是用那種吹泡泡的方式去做大市場,我個人認為這是不理性的。”(聶寬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