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下旬, 我國首枚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征-7將在新建的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從而拉開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第二階段的序幕。
長征七號運載火箭發射時間/ 地點 / 觀看位置 / 海南發射原因
即將發射的長征-7火箭。
“長征七號”運載火箭背景資料照片介紹
這次發射是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實驗室階段4次飛行任務的開局之戰,關系重大。在長征-7身上,從設計、研制、運輸到發射方式,都有革命性的變化。
液氧煤油堪稱航天動力“珠峰”
長征-7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為發射貨運飛船而全新研制的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也可用于發射人造衛星等其它航天器。它于2011年3月立項啟動,其首飛任務主要目的是全面驗證火箭設計的正確性和各項性能指標,同時搭載了相關科研機構研制的有效載荷,用于開展空間科學技術試驗研究。
該火箭的最早原型是長征-2H型,即利用長征-2F的成熟技術,最大的變化是把火箭發動機由原來常溫的偏二甲肼/四氧化二氮發動機改為低溫的液氧煤油發動機。
看起來只是燃料的不同,而變化卻是革命性的。低溫液氧煤油發動機被譽為世界航天動力領域的“珠穆朗瑪峰”,技術十分復雜,因為液氧的溫度為-183℃,火箭要保持低溫,防水隔熱要面面俱到。例如,必須通過絕熱方式對火箭進行嚴格控制,需給“冰箭”穿上一件厚厚的“絕熱服”,保證火箭不被熱量“入侵”;另外,為了防止空氣中的水蒸氣因低溫凝結,這種“冰箭”在設計時必須考慮防水設施。
之所以采用低溫的液氧煤油發動機,是因為這種發動機不僅無毒、環保,而且成本低,1噸煤油的價格不到1萬元,比常規發動機推進劑便宜60%,更重要的是其可重復使用。以發射“神舟”飛船的長征-2F火箭為例,如果采用液氧煤油,每次發射可以節約推進劑費用上千萬元。
我國現役火箭發動機的單臺推力在70噸左右,長征-7上120噸液氧煤油發動機的誕生,一舉把我國火箭發動機單臺推力提升了60%,運載能力是原來的3倍左右。
然而,火箭“喝”的煤油不同于一般的煤油,具有密度大、熱值高等特點,經過努力,我國研制出了國產的火箭煤油。
長征-7的液氧和煤油推進劑組合雖然屬于低溫燃料,但可以安全停放24個小時,這樣便可以靈活應對多種發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