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閱讀
文昌迎來發射“首秀”
長征-7的這次發射也是我國首次啟用新建的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它于2009年9月14日正式開工,2014年10月中旬基本竣工,可以發射長征-5、長征-7系列運載火箭,未來將主要承擔貨運飛船、大噸位空間站、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大質量極軌衛星、深空探測衛星等航天器發射任務。
作為低緯度濱海發射基地(發射塔離海僅800米),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運載火箭,相比甘肅酒泉、山西太原、四川西昌等國內其他三個衛星發射中心有幾大明顯優勢:
一是運載火箭的射向范圍寬,能夠覆蓋90°至175°,射向1000千米范圍均為海域,可以滿足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大質量極軌衛星、空間站、深空探測等航天器發射任務。
二是火箭發射更安全。由于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建在海邊,從那里發射的火箭,其發射方向1000千米范圍內是茫茫大海,所以火箭航區、殘骸落區的安全性好,墜落的殘骸不易造成意外。火箭發射后其第一級火箭墜落于南海。而在酒泉、太原、西昌發射中心,每次發射火箭,都要臨時遷移大批居民,以防止第一級火箭墜落時對當地居民的傷害。
三是地處低緯、節約能耗。火箭發射場距離赤道越近、緯度越低,發射衛星時就越可借助接近赤道的較大線速度,以及慣性帶來的離心現象,使火箭燃料消耗大大減少,用同樣燃料可以達到的速度也更快,從而能提高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的運載能力。西昌、太原、酒泉發射場的緯度分別為北緯28°、38°、41°,而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位于北緯19°。據悉,在文昌發射地球同步衛星比在西昌發射火箭的運載能力可提高10%-15%,并且入軌角度比較好,僅在校正夾角上,減少衛星調姿消耗的燃料就可使衛星壽命延長2年以上,效費比高。
四是火箭運輸更便利。發射基地選在海南文昌,火箭可以通過海路運輸,火箭的大小就不受鐵路運輸的限制。我國長征-2、3、4等系列火箭由于受到鐵路運輸的限制,主要是涵洞大小的影響,其組件的最大直徑只能限制在3.5米。今年晚些時候,我國還將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首次發射長征-5新一代大型運載火箭。長征-5芯級的直徑為5米,用公路、鐵路運輸都難以滿足要求,只能采用海運。海南航天發射場具有年發射能力強的優勢,每年可進行10-12次發射。
另外,長征-7火箭發射點火的剎那,溫度會高達2800℃,和過去主要起支撐作用的鋼制發射平臺不同,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使用的新一代發射平臺里面裝載著儀器設備,而且也需要多次使用,所以專門采用噴水降溫和涂特種防護涂層等方式,使它防止被高溫摧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