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創全數字化手段研制
長征-7還是我國首枚采用全數字化手段研制的火箭,即從設計到生產均采用全三維數字平臺,標志著中國運載火箭邁入了全生命周期數字化的大門,代表了我國近60年運載火箭研制領域的最高水平。
長征-7研制過程中,通過采用三維無圖紙設計/制造技術,打通了從設計到制造的全三維流程;廣泛應用數字化手段,基于統一的三維模型實現了設計、分析、仿真、生產與總裝的數字化研制新模式,建立了標準規范,為其它型號的推廣應用樹立了典范。基于數字模裝及數字化仿真,在設計階段提前發現大量不協調問題并得到及時解決,減小了產品報廢率,縮短了研制流程。
長征-7基本型箭體總長53.1米,芯級直徑3.35米,并聯了4個直徑2.25米的助推器,起飛質量約597噸,起飛推力720噸,近地軌道運載能力13.5噸。
未來將成我國火箭發射主力
以長征-7基本型火箭為基礎,可通過調整助推器個數、增加固體助推器、增加上面級、增加氫氧三子級,實現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的系列化。例如,可研制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4.5噸和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7噸的中型運載火箭,承擔國內外主流衛星的發射任務。由于該火箭的芯級直徑和助推器直徑分別為3.35米和2.25米,既可以用鐵路進行運輸,也能采取海運方式,所以長征-7在我國4個發射場都能發射。
除了長征-6、長征-7火箭以外,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家族中的長征-5,今年也將使用120噸液氧煤油發動機以及50噸液氫液氧發動機,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在25噸。該火箭是新一代大型運載火箭,達到世界一流水平,但技術更為復雜。據悉,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六院還將進行460噸級等推力更大的液氧煤油發動機的研制,從而建立滿足我國航天事業發展需要的液氧煤油發動機型譜;也將研制推力更大的液氫液氧發動機,它們可用于打造重型運載火箭。
預計到2021年火箭各項技術趨于成熟穩定時,長征-7將逐步替代現有的長征-2、3、4系列,承擔我國80%左右的發射任務。
小貼士
防水防風能力 長征家族之最
由于長征-7的首飛是我國運載火箭第一次在新建的低緯度發射場——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所以在長征-7火箭的設計中,如何適應全新發射場的環境一直是研制人員關注的重點。為此,采取了應對措施,使火箭呈現出以下新面貌。
例如,火箭具有防水功能。因為海南發射場氣候潮濕,全年降水量大且濕度高,另外,長征-7的燃料中有液態氧,它的溫度是-183℃,因此火箭表面會出現水蒸氣凝結的現象。所以長征-7采用防風防水設計,并滲透到了每個設計細節當中,使長征-7在中雨時也能發射。
另外,火箭能抗8級大風。在內陸戈壁的發射場,風速一般為9米/秒左右,而文昌發射場的風速經常達到20米/秒。為了保證火箭時刻都站得住、站得穩,設計人員專門為它設計了防風減載裝置,可以在8級大風的情況下進行垂直轉運,抗風能力為目前長征家族之最。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天問一號“驚鴻一瞥”!神秘阿特拉斯彗星特2025-11-06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