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第三屆全國博士后創新創業大賽重要配套活動,26日—28日,“博聚八閩·智創未來——博士后八閩行”走進晉江。來自全國各地的參賽博士后團隊分時段、分線路深入晉江食品企業、文化地標與科創載體,實地感受城市產業活力與文化底蘊,為后續產學研合作、項目落地搭建橋梁。
昨日上午,博士后團隊聚焦晉江食品產業,先后走進福建豪新食品市場、盼盼食品、奇峰食品,從市場運營到企業生產,全方位了解產業發展現狀與技術需求。
北京交通大學博士后郭東帶著“食品安全”課題深入企業走訪。“不久前,在北京召開的醫學科技大會中,食品安全是重點議題。此行,我想實地探訪晉江食品企業的品控能力。”郭東坦言,通過與企業負責人交流,他們了解到晉江食品企業在原料溯源、生產檢測等環節有著嚴格標準,堅定了團隊“科技+食品”的研發方向,“下一步,我們計劃用技術筑牢食品安全防線,讓老百姓吃得更放心。”
昨日下午,博士后團隊開啟文化與科創探訪之旅,從五店市的古厝風情到晉江經驗館的精神傳承,再到三六一度館的品牌突圍,沉浸式感受晉江“剛柔并濟”的城市氣質。
在五店市傳統文化街區,連片的紅磚古厝間,“出磚入石”的建筑工藝、燕尾脊上的精巧雕刻,讓一行人駐足細品。
“明代閩南地區地震頻發,百姓用震后石材重建房屋的故事,讓我看到晉江人‘在困境中求生存’的堅韌。”研究城市低空三維地圖的博士后高偉瀟說,這段歷史與他正在推進的“古建筑數字化保護”研究高度相關。
走進晉江經驗館,晉江“愛拼會贏、敢為人先”的精神內核成為博士后團隊的“精神加油站”。“這次大賽,我的項目進展不順,‘愛拼才會贏’精神給予我很大鼓勵。”高偉瀟表示。大連理工大學博士后高莉也深有感觸,“‘愛拼才會贏’不僅是個人奮斗的動力,更應成為我們推動技術落地、為國家建設貢獻力量的信念。”
在三六一度文化館,跑鞋的緩震科技、可透氣運動面料等創新成果,讓博士后們刷新對晉江品牌的認知。“沒想到日常衣物中藏著這么多黑科技。”高偉瀟直言,品牌的科技突圍之路,為科研工作者如何推動技術轉化提供了參考。高莉評價,三六一度“文化+體育+科技”的發展模式,展現了晉江企業的國際化視野與創新活力。
當天的探訪結束后,晉江的產業基礎、文化氛圍與政策環境,讓不少博士后團隊萌生合作意向。“如果有機會,希望能將我們研發的新能源領域的梯度離子膜項目落地晉江。”高莉透露,晉江的產業配套與營商環境符合項目發展需求,后續將積極對接融資與落地事宜。
(記者 林小杰 闕楊娜 陳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