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家長認為孩子哭多了聲音嘶啞是正常的,所以不當回事,然而在父母的不在意下,孩子很有可能患上聲帶小結,嚴重者可能要進行手術。
有些孩子比較愛哭鬧,有些孩子喜歡大聲喊叫,而有些孩子是調皮搗蛋的“小話癆”。對于這些話多的孩子,父母們可要注意了,小心孩子因為用嗓過度而患上“聲帶小結”
預防和避免聲帶小結,父母要教會孩子控制聲帶的發音,學習一些“練聲”法。
歡歡(化名)和樂樂(化名)是一對漂亮可愛的雙胞胎小姐妹,今年4歲了。姐姐歡歡特別愛哭愛鬧,妹妹樂樂比較文靜,不太愛說話。今年雙胞胎小姐妹一起上幼兒園,姐姐歡歡在學校里哭得很厲害,細心的老師發現孩子的哭聲特別嘶啞,跟別的孩子不太一樣,于是就跟小姐妹的媽媽說了這件事。
歡歡的媽媽聽了老師的話之后,仔細回想了一下,才意識到歡歡哭聲嘶啞已經持續了不短的時間。以前沒在意,一直以為孩子哭完聲音有點啞是正常的,這會兒想起來孩子的聲音確實好像是越來越嘶啞了。于是李女士趕緊帶著兩個孩子到醫院檢查
醫師仔細檢查后發現,歡歡的聲帶有一個小的結節,這是造成孩子聲音嘶啞的原因。根據李女士的描述,可能是因為歡歡平時喜歡大聲哭喊、尖叫等有關,相對文靜的樂樂就沒有查出什么問題。因為孩子太小,所以醫生還是選擇用藥物治療配合正確的發聲訓練來給歡歡進行治療,如果治療效果不好的話,只能考慮手術了。
醫生說,這些患病的孩子有一個共性,就是孩子的性格都比較外向,小一點孩子比較愛哭鬧,而大一點孩子要么就是班上的班干部,要么就是調皮搗蛋的“小話癆”,他們平時說話都比較多,往往容易誘發聲帶小結,導致聲音嘶啞。
什么是聲帶小結?
聲帶小結發生于兒童者又稱喊叫小結,是慢性喉炎的一型更微小的纖維結節性病變,常由以聲嘶、咳嗽為主要表現的急性喉炎等疾病誘發。尤其有些兒童感冒后仍毫無顧忌地與小伙伴瘋玩瘋喊、持續發高音,極易發生聲帶小結。聲帶小結主要表現為:聲嘶、早期發高音的破裂、用聲疲勞不能持久,發低音無變化,從間歇性聲嘶發展到持續性聲嘶。男孩較女孩多見,至變聲期有自行消退傾向。其診斷主要依據癥狀,即較長時間的聲嘶和喉鏡檢查而得出。除了用嗓過度,一些過敏體質的孩子也特別容易發生聲音嘶啞的情況,尤其當他們吃了一些刺激性的東西,更容易誘發該種疾病。
怎么預防小孩聲帶小結?
那么小孩聲帶小結需要如何預防呢?醫院耳鼻喉科專家介紹,小孩要學會合理適度地用聲,許多小孩由于玩耍常常會伴隨著喊叫,所以,家長要教會小孩控制聲帶的發音。
父母應該教給孩子的5種“練聲”法
1.說話要保持適宜的音量和音調,最好勻速。用聲不要過長、過高、過累。要盡可能每小時有連續5分鐘不說話的時間。
2.多做彈唇練習,學會用氣發聲。雙唇閉合,用氣息沖擊嘴唇,發出“噗噗”的聲音。
3.洗澡時唱歌。給聲帶做體操,增加呼吸道的濕度。
4.保護好牙齒。如果牙齒掉了,面部骨骼就會發生改變。
5.用適量的野菊花、胖大海泡水喝,少熬夜、抽煙,少吃辛辣食物。
有些家長認為孩子哭多了聲音嘶啞是正常的,所以不當回事,這樣容易錯過好的治療時機。一般來說,一過性的聲音嘶啞三五天就可以恢復,專家提醒家長,如果發現小孩哭完之后聲音嘶啞,特別是持續半個月沒有緩解的,家長一定要引起重視,及時帶孩子到醫院就診,必要時做一下喉鏡檢查,及早發現病變。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天問一號“驚鴻一瞥”!神秘阿特拉斯彗星特2025-11-06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