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為九州之首古冀州之地,向來人文積淀深厚,大儒墨客輩出。及鄉人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文化之鄉風氣更濃。時至今日,衡水提出了“大儒之鄉”的文化建設發展構想,努力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教育精神完美契合。歷年來,衡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教育工作,涌現出了以衡水中學為代表的一大批教育典范,在全省乃至全國形成了獨特的衡水“教育高地”現象。為此,我們從即日起隆重推出“大儒之鄉,工匠風采”衡水教育成果大型系列策劃,以為總結,以饗讀者。首輪將以有“高中教育航母”之稱的衡水中學作為典型,向廣大讀者系統介紹這所在大眾眼中頗顯“神秘”的學校,以厘清固念,客而觀之。首篇我們選取了衡水中學優秀畢業班的代表228班,用這些學子們的親身感悟向大家詮釋“衡中精神”的實質。
閱讀提示:
衡水中學是一個有著60多年歷史的名校。近年來,衡水中學不僅在高考成績中頻創佳績,同時在素質教育方面更是開創了多項舉措。全國文明單位等70余項國家級殊榮先后花落衡中。海外10余個國家和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的20余萬人先后來校探秘,均對衡中鮮明的育人特色和豐碩的育人成果給予高度評價。
學校始終站在時代發展的戰略高度,全面提高整個教師隊伍的專業素養,打造了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的優秀團隊。短短幾年,學校先后有70余項教育教學科研成果獲國家、省級獎勵,200余位教師在省級以上教學大賽中獲特等獎或一等獎,600余位教師赴全國各地講學或作公開課……
該校的王文霞老師更是其中的佼佼者,30年的班主任生涯里,她將120名學生送入清華、北大,期間她還獲得了“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今年更是被選舉為黨的十九大代表。
228班便是王文霞老師帶出的衡水中學優秀畢業班代表,2005年高考,8名學生考入清華、北大,66名同學中,有37人考入全國名牌高校,河北省前2000名,228班占46人,全班同學全部考入重點大學,這在當時創造了衡水教育史上的一個傳奇。
進入大學后,228學子繼續秉承衡中“追求卓越”的校訓,熱心學校各種活動,表現出良好的個人素質,也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如今他們已經離開校園、走向社會,承擔起時代賦予他們的使命。現在228班學子分布在祖國各地,有的已經參加了工作,有的還在學校深造。其中24人獲得碩士學位,13人取得博士學位,研究生學歷比例超過50%,43人在政府機關、國企、外企等單位就職。作為衡水中學優秀畢業班的代表,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著“衡中精神”的內涵。
但不管身在何處,他們都有一個響亮的名字:228。他們留給學弟學妹們的不僅僅是一個驕人的高考成績,更是一種“永爭第一,追求卓越”的衡中精神。這種精神已經成為228,也是所有衡中人永遠的精神財富。
近日,筆者走訪了王文霞老師和228班的多位畢業生,時隔十幾年后,當年的懵懂少年如今已經成為社會的棟梁,站在了更高的人生階梯上,回頭再看在衡中的生活和學習經歷,他們深感“衡中精神”已經浸入他們的身心,使他們受益頗多。
228班的師生們回憶起高中的往事依然歷歷在目,“追求卓越”的衡中精神也伴隨他們成長至今。在走訪的過程中,除了感嘆時光飛逝和閑話當年的同窗情誼,228班的很多同學都提到了相似的細節:不管身處何處,從事什么樣的工作,總會在某天晚上突然夢回衡中,夢里有嘹亮震天的口號,夢里有整齊劃一的步伐,夢里還有一腔熱血、永遠不知疲倦的自己,為了改變命運一心向前。
228班只是衡水中學無數畢業班中的一個縮影,無數與228班同樣的畢業生們或是砥礪學習求索學海,或是兢兢業業耕耘崗位,他們都帶著“永爭第一,追求卓越”的精神奮斗自己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