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悅:“衡水中學教會了我如何將壓力轉化為動力。”
228班畢業生趙悅向筆者直言自己是個對壓力比較敏感的人,但在衡中三年生活和學習讓她學會了如何排解壓力,并轉化為積極上進的動力。高中畢業后,趙悅就讀于中國農業大學,隨后在中國疾病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就讀碩士,現在雀巢中國科學法規部門就職。
跑操的口號、語文的課外閱讀、英語的俚語笑話……在趙悅回憶里,這些是她每天減壓的途徑,“現在想來,老師們很多的要求,比如跑操時候的口號一定要大喊,其實就是要我們釋放壓力。老師非常注重讓我們接觸書本以外的東西,開闊眼界,激發我們的其他興趣,從而排解大家緊張的學習壓力。”趙悅表示。多年來,她一直關注著母校課外教育發展,讓她欣喜的是,在保證高考成績的同時,衡水中學在這方面也是做得越來越好。在她畢業后的十幾年間,衡中學子在全國及國際各類藝體賽事、科技大賽及奧賽等方面取得了近千枚獎牌。
而對于“考試機器”這一說法,趙悅認為衡中緊張的學習節奏、老師的敬業精神以及衡水中學對于高考的透徹研究,使得學生的高考成績最大化地提高,上述因素造成衡中學生“考試機器”的評價。但他們只看到考試一個方面,其實衡中學子有著和其他學校同齡人一樣的苦惱、快樂、思考和成長,這一點又和其他學校無異。“只看到一個方面,且戴著有色眼鏡去看是有失偏頗的。”
點評:人們最出色的工作往往在處于逆境的情況下做出。思想上的壓力,甚至肉體上的痛苦都可能成為精神上的興奮劑。高中時代的壓力是一個綜合產物,衡中沒有讓學生刻意忽視這種壓力,而是勇敢面對、正確疏導,這種正確的減壓方式也讓學生受用終生。
李鵬:“衡中三年的學習,對我最大的影響就是意志品質的提高。”
“用最簡單的一句話就可以概括我的衡中學習生涯,那就是‘痛并快樂著’。”228班畢業生李鵬說,“上眼皮下眼皮打架的確很痛苦,可汲取知識的興奮與對未來的憧憬遠遠超過了那種痛苦,以致現在回想起來還想再去體驗一次那樣的生活。”在李鵬看來,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沒有誰是一路坦途,但是經過衡中的洗練后,無論是身處學霸扎堆的清華大學還是走上社會面對繁重的工作,他都能從容面對。2005年畢業后李鵬就讀于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大學畢業后在中廣電廣播電影電視設計研究院工作,之后在環境保護部任職至今。
“衡中三年的學習,在收獲知識強健體魄的同時,對我最大的影響就是意志品質的提高,她教會了我堅持的重要性,人們常說成功是百分之一的天分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衡中賦予我的就是讓我學會了通過努力去改變自己的人生。”李鵬告訴筆者。“從一個小村莊走出的孩子,到如今的成家立業,一路走來,有坎坷,有荊棘,可是有了衡中的經歷,我無所畏懼。”
衡中,有的人稱她為“人間煉獄”,有的人稱她為“考試機器”,在媒體高度發達的今天,各種評價不絕于耳。可在李鵬看來,衡中是一個給人希望的地方,她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她崇尚拼搏努力,她是莘莘學子向往和追求的校園,她給予了許許多多平凡少年追求夢想、改變自我的機會,可以說是人才的搖籃。
點評:意志力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人生中的大部分問題似乎都可以歸于意志力的問題,意志力影響著人一生中經歷的每一件事,但是卻了無痕跡。但意志力并非是生來就有或者不可能改變的特性,它是一種能夠培養和發展的技能。李鵬正是在衡中的學習生活中提高了自己的意志品質,并懂得了堅持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