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
逃課盛行誰的責任?
“逃課”、“代課”愈演愈烈,各高校也頻亮高招。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曾使出“指紋簽到”神器;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也曾“拍照查缺”,用教室內360度全景照來簽到。為了逼學生進課堂,學校和老師可謂用心良苦??墒?,學生到了課堂,如果“人到心不到”,這樣的課堂又有什么意義?
“代課”可不是近兩年才有的新鮮事兒,老問題談了十多年,問題沒根治,倒是逃課方式花樣翻新,五花八門。而學校在費盡心思留住學生的同時,又有多少人因為種種原因錯過大學,進而成為終身遺憾。不得不承認,當下的確有個別大學生,將大好青春白白浪費??蓺獾氖牵麄冋埲舜n的費用,還是父母的辛苦錢、血汗錢。至少在人生這堂課上,他們錯失了感恩這一課。
當然,某一現象的產生必然有多方面原因。學生對課堂提不起興趣,老師是否有責任?答案是肯定的。隨著近幾年互聯網的發達,一些最牛某老師的課堂視頻常被曝光,或是幽默風趣,或是觀點獨到,讓不少網友發出“要是當年我有個這樣的老師,我一定如何如何”的感慨。筆者也覺得,三尺講臺是老師的舞臺,舞者不下苦工夫,還想贏得觀眾?點名只是一個機械做法,如果課程不吸引學生,留住的也只能是面無表情的聽課者。
有教育專家說過,大學校園代課盛行,實質上是“錢可買通一切”價值觀的扭曲體現,筆者非常贊同這個觀點,校園內“代課族”盛行,在某種程度上體現出學風衰敗,上課靠代課,考試找槍手,畢業論文就難免摘摘抄抄,這樣的畢業生走上社會,你還能指望他勤奮努力、愛崗敬業?
北京晨報現場新聞記者 張靜雅 線索:辰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