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3月4日的借條內(nèi)容顯示:今借到顧潤梓人民幣陸萬元整(60000.00)現(xiàn)金(包括逾期滯納金),用于資金周轉,約定于2017年3月20日之前全部結清。借款人:陳建。
3月20日,顧潤梓并沒有等到還款。兩天后,顧潤梓起訴。他希望法律能還他一個公道。
事發(fā)后,顧潤梓發(fā)現(xiàn)倪琳琳還在他不知情下盜用他個人信息,在優(yōu)分期借貸平臺上貸款2000多元。
事實上,顧潤梓先后在十幾個平臺上貸了5.5萬元人民幣。其中,對方只償還了不到1萬元,顧潤梓東拼西湊還了4000多元,父母墊了3000元。
截至5月17日,顧潤梓連本帶利欠了5.52125萬元。對他們家來說,這筆錢幾乎是一年不吃不喝的收入。
事發(fā)后的一段時間里,顧潤梓曾連續(xù)幾天沒有進食,現(xiàn)在幾乎每天都失眠。他也想過輕生,一方面自責,另一方面覺得拿回錢的概率希望渺茫,給家人也帶來傷害。
80多人“被貸款”400多萬元
顧潤梓的遭遇并非個案。去年10月,南通職業(yè)大學大二學生尹欣(化名)也在同學介紹下來到惠學兼職。前兩周,尹欣的兼職十分“輕松”,沒有客戶需要接待。倪琳琳解釋道:“公司才開業(yè),處于招人階段,沒有業(yè)務。”
去年11月3日,倪琳琳以公司業(yè)務名義開始找尹欣進行貸款。倪琳琳介紹,“刷單子”是公司業(yè)務,需要尹欣幫忙完成這個業(yè)務量,每“刷”成一單提成200~400元。
倪琳琳向她承諾會在后期及時還款。于是,尹欣先后在名校貸、分期樂等9個借貸平臺上借了近6萬元,但最后,所謂工資、提成卻沒有拿到一分錢。
后來,尹欣也發(fā)現(xiàn)被騙取支付寶密碼,用于注冊貸款,這些信息是之前倪琳琳以“貸款業(yè)務需求”為由主動索取的。
2016年暑假期間,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濱江學院學生張昀鵬在南通老家找工作,他通過本地“大學生兼職群”找到了惠學的兼職工作。
一開始,倪琳琳對他說,公司與各借貸平臺有合作,只需要他在平臺上注冊并貸款就可獲得300元報酬。那個暑假,張昀鵬一共在4個平臺上貸款。
2016年9月,回到南京的張昀鵬再一次收到了倪琳琳的“邀請”。倪琳琳告訴他,公司已經(jīng)走上正軌,需要有人來幫她。同時,她保證及時還款、不會拖欠,還立誓“要是不還這輩子誓不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