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子反饋
文學讀物是大學生的首選
大學學子如何看待這些榜單,他們的閱讀是否與其重合?經過對多位大學生的采訪,發現文學讀物確實是很多人的首選。北京農學院農村區域發展專業大一學生郭新穎說,她最近看過路遙的《平凡的世界》、余華的《許三觀賣血記》、東野圭吾的《解憂雜貨店》《嫌疑人X的獻身》,“我喜歡很爽很放松的閱讀。”
中國人民大學鄉村中國讀書會會長秦智然有些困惑,讀書會原本推薦的讀物都是鄉村中國研究等專業讀物,比如費孝通的《鄉土中國》、黃宗智的《華北的小農經濟與社會變遷》,以及《農夫哲學》《文人法學》等。但現實是,面對學業壓力,不少學生不再習慣閱讀學術專著,而習慣從網上下載文獻,專業艱深的閱讀在讀書會開始變得式微。因此,最近讀書會推薦的讀物已轉向為文學書,其中一本為海明威的《流動的盛宴》。
一些學生則對借閱排行榜不以為然,認為不能全面反映大學校園的閱讀,畢竟閱讀是很私人的事情。中國政法大學大一學生陶力文稱自己是非典型的法學生,他最近迷上了王小波小說、民國大學者的散文以及唐宋話本小說。就在昨天,他書包里揣的書包括王小波的《黃金時代》、葉嘉瑩的《唐宋詞十七講》、清代沈復寫的《浮生六記》。陶力文自曝,熱愛閱讀更多得益于兒時家里那個大書柜,而像他這樣熱愛閱讀的在大學里并不占多數。
首都師范大學大學生閱讀俱樂部理事長王海英也說,該校同學正在閱讀的大多是各院系班主任推薦的書目,可以說各有特色,不盡相同。大學生閱讀更多與專業相關,但興趣很寬泛,像王海英學的是化學專業,但他正在讀的一本書是《西方哲學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