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雙休日是南京、上海多所民辦小學面談的日子,不少家長忙著帶孩子四處“趕考”,有家長一天跑三場面談,民辦小學太火錄取比例動輒10:1,演了一出“幼兒園版高考大片”。上海的部分民辦小學,甚至還出現了給家長面試的考題。
南京大多數民辦小學,選擇在5月6日這一天集中面談(生源考察)。于是,上萬名大班萌娃在家長的帶領下四處趕考。南外仙林報名考生超6000人,金中河西分校報名5000多人,致遠外國語小學當天面談的人數近4000人,南師附中江寧分校報名有3600人……民辦小學招生就一個字:火。
為何家長如此熱衷民辦小學呢?家長們表示,一是對自己學區公辦小學不太滿意,同時也是被民辦小學的英語特色和小班化教學所吸引。
民辦小學“面談”談什么?記者綜合了幾所學校的面談題目,發現大部分是考查孩子的觀察能力、思維應變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也有學校考察孩子的協調能力,讓孩子跳繩、單腳跳、拍籃球或是畫畫等,純粹的數學加減法、拼音和英語對話幾乎沒有涉及。
為了這場面談,不少家長花重金給孩子報培訓班、沖刺班等等,甚至還有家長提前給孩子報了英語課。“孩子很緊張,不僅每天補課到晚上9點半,就連說夢話也在講英語。”一位媽媽顯得很不安,“我覺得比自己高考還要焦慮。”
“小學擇校的重點已經轉移到民辦小學。”南京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招生負責人透露,一些新的民辦小學往往依托民辦初中的“母體”而生,一推出就引來眾多家長的追捧。多數民辦小學的錄取比例超過10:1,這對才6歲的萌娃來說,不得不說是殘酷的。
上海民辦小學面談同樣火熱,除了考驗孩子,民辦陽浦小學還需要家長完成試題和問卷,試題大部分都是類似行測的規律題,青浦世界外國語學校的家長問卷中,甚至需要填寫祖父祖母的信息。不少家長在網上吐槽,現在做父母真不容易,以前把娃送輔導班門口就可以了,現在不僅拼爹,爹媽還得跟著學知識。
“很多家長都顯得極為焦慮,甚至有家長很小就帶著孩子上培訓班甚至刷題,這對孩子是有傷害的。”教育專家直言不諱,不能讓孩子承受和年齡段不符的學習重擔和精神壓力,這樣不僅會讓孩子的學習興趣遭到摧殘,也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綜合央廣、揚子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