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
“五類車”威脅校園交通安全
華農此次為何嚴管電動車?校園巴士的運行能否更優化些?針對學生們關心的這些問題,筆者向華農保衛處進行了解。
華農保衛處相關負責人回應稱,校園內“五類車”違法違規行駛問題已經嚴重威脅校園的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用電安全和交通秩序,學校根據《廣州市人民政府關于電動自行車和其他安裝有動力裝置的非機動車不準上道路行駛的通告》(穗府規〔2016〕7號),禁止了“五類車”。
對于校園巴士運行的優化問題,該負責人稱,目前校園巴士共13輛,需要該校的交通中心對校園巴士運行進行調整,優化線路,實行高峰期點對點線路,增加線路等措施,加大車輛調度提高運力。
有關學生提出的教職工電動車“雙重標準”的質疑,保衛處一位工作人員回應稱,他們會一步步來,先從學生的車管起,并非雙重標準。
事實上,不局限于校園,關于電動車能否上路的討論一直都廣受關注。
今年3月,廣州市第十五屆人大常委會舉行第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廣州市非機動車和摩托車管理規定》,待報廣東省人大常委會批準后實施。該規定要求,本市行政區域內禁止包括電動自行車在在內的數類非機動車輛行駛。
然而,有關電動車的管理是否該“一刀切”,多位市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曾展開討論。不久前的市人代會上,人大代表溫良略就發言稱,電動車是一個民生問題,很多家庭接送小孩上下學都靠它,立法不能一邊倒,只為了管理起來方便就去禁止、沒收,太不公平了。
■學生建議
1.施行嚴格的限速管理,對于超速的車輛進行扣罰,其他電動車則可以正常運行;
2.規劃電動車行駛的車道和停放地點;
3.統一安裝電動車充電樁,讓學生能夠安全放心地充電,避免消防安全事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