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名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博士生在其微信公眾號上發文稱,自己2016年1月發在“新聞實驗室”的公號文章與河北傳媒學院徐文靜老師在2016年6月發表的學術論文雷同。北青報記者調查發現,被舉報雷同的論文的22個段落中,與“新聞實驗室”的文章雷同的有18段,另有4個段落分別與新浪娛樂的一篇電影評論以及微信公眾號“今天道”的一篇文章的相應章節雷同。昨天下午,河北傳媒學院宣傳部的工作人員告訴北青報記者,學校相關領導已經找徐文靜進行了談話,并第一時間展開調查,最終會查實情況做出處理意見。
微信公號《今天道》原文
傳媒老師論文被指照抄
昨天上午,微信公眾號“新聞實驗室”發布了一篇公告,公告的作者是一名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博士生,他表示自己近日發現,河北傳媒學院一名叫徐文靜的老師于學術刊物《青年文學家》2016年第17期上發布了一篇標題為《從電影看記者的采訪技巧》的文章,內容與他2016年1月發布的《獲普利策獎的調查報道是怎么做的?這部電影就是一本教科書》的文字多處雷同。“幾乎是我此前發布的文章的翻版,只是刪除了少許段落而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