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星星的孩子”回歸(記者手記)
4月2日是第十個國際自閉癥關注日,據(jù)有關部門統(tǒng)計,我國自閉癥患者已超過1000萬人,其中,0—14歲的兒童達200余萬,因缺乏正常社交和溝通能力,往往沉浸在自我孤獨的世界中,所以被稱為“星星的孩子”。實際上,所有特殊兒童都因身心發(fā)展缺陷而與外界社會有隔閡。隨著特教學校的普及,越來越多的特殊兒童得以有機會完成學業(yè)。不過,這種形式就是最佳教育途徑嗎?
特教學校終究有別于正常的學習環(huán)境。若是讓特殊兒童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就讀于普通學校,在正常的氛圍中和普通兒童一起生活學習,這無疑能對這些特殊兒童在康復和成長的道路上產生巨大的幫助。此外,通過包容、接納特殊兒童,普通兒童也能從小培養(yǎng)友愛、善良的品質,當這些未來的主人翁長大后,“全納”的教育理念,自然會成為一種廣泛的社會共識。
可見,全納教育不僅符合教育公平的理念,更有助于和諧社會的構建。“星星的孩子”并非注定要像星辰一般孤獨,他們應該回歸大地,回到正常的同齡人之中。當然,這需要教育機構的探索努力,更需要全社會的普遍認同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