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日,北京大學教務部微信公眾號上線,創刊號推出雙學位/輔修專刊,詳細解讀了今年初北京大學頒布的雙學位/輔修新管理辦法。雙學位/輔修是指學生在修讀主修專業的同時,修讀另一專業的部分課程,完成學業要求后,除了獲得畢業證書,還可以獲得雙學位或輔修證書。此次新政,是對北大2003年以來實行的雙學位和輔修管理規定進行的較大幅度調整,自2016年入學的本科生開始實行。
北大教務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調整,是北大在校長林建華倡導的“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的本科教育改革背景下,根據“加強基礎、促進交叉、尊重選擇、卓越教學”十六字本科教育方針指導,在“設立多層次的跨學科本科教育項目、培養跨學科人才”方向上邁出的重要一步,從而進一步讓學生享受到北大多學科的豐富內涵和魅力,獲得更好的成長體驗,成長為更具創造性的人。
根據《北京大學綜合改革方案》要求,“院系的雙學位/輔修和其他跨學科培養項目應在課程難度、要求和考核等方面與其本學科專業課程保持一致,以保障跨學科人才培養質量”。因此,此次調整的重點首先在于主修課程和雙學位/輔修課程在質量和管理的同質化。北大不再專門區分主修課程和雙學位/輔修課程,修讀輔修項目的學生修讀的課程,都是該專業主修學生要求修讀的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核心課程(雙學位項目在此基礎上另需修讀該專業選修課程的模塊)。雙學位/輔修和主修學生,在課程教學質量上的要求是一致的,一般情況下所有選課的學生都在同一課堂,完成同樣的作業和考試。換句話說,新政著力的方向,是從制度上保障北大的雙學位/輔修的含金量與主修保持一樣的水準。
與之配套的舉措是,雙學位/輔修成績不再與主修成績進行區分,而是共同納入學生的總成績,且成績都記載在同一張成績單上。這意味著,雙學位/輔修成績將會影響學生參加評優、評獎、保送研究生等事關學生發展的大事。因此,學生只要修讀雙學位/輔修課程,就不能再抱有差別心,而是必須與主修課程同等重視。
新政的另一項重要舉措,是大幅度提高了輔修項目的政策吸引力。文件規定學生修讀輔修不設門檻,一般情況下無需申請。學生直接通過跨院系選課的方式修讀,完成約30學分的輔修專業教學計劃即可申請畢業,且輔修不再有專門的輔修畢業證書,學生的主修畢業證書將同時記載其輔修專業。最醒目的是,學生修讀輔修,是完全免費的。對比而言,修讀雙學位則基本沿用原先的辦法,學生需滿足報名要求,需專門申請,經過開設雙學位的院系審核之后方可修讀。雙學位按學分收取學費,完成約45學分的雙學位課程后可以申請獲得專門的雙學位證書。據教務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提高輔修吸引力,是學校對學生的一個引導性調整,目的是使北大的雙學位和輔修結構更加合理。
據了解,北京大學自1980年代開始就陸陸續續開設雙學位項目,自2000年以后開始成熟穩定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