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心理學”、“大學生性心理健康教育”、“青少年財商教育”、“生命與愛情”、“幸福心理學”……又到一年大學生選課時,高校豐富多彩的選修課讓學生有些小興奮,其中不乏另類、新潮又特別的選修課,這些課都很受學生歡迎。記者日前走進西京學院、西安外事學院、西安培華學院課堂,感受了別樣選修課的魅力。
“死亡心理學”:
接受死亡才能活得更精彩
9月8日下午,西京學院圖書館一樓,齊新艷老師在這里講授“死亡心理學”。在西京學院,不少學生都知道有這門聽起來比較新奇和神秘的選修課,而身為西京學院副教授和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的齊新艷也是“名人”。
當天的課是本學期第一節課,容納百余人的教室已坐滿,還有人站著聽課。
“從小到大你見過死亡嗎?對死亡是什么態度?如果你連死亡都不能接受,怎么才能保證你人生精彩?”齊新艷在開場白中這樣發問。她講述了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她曾與死亡擦肩而過,2011年自己被診斷為“腦癌”,經歷了疼痛經歷了手術。“我對死亡的態度是活好當下”,齊老師說。
齊老師說,這門課主要內容有:感知死亡、理解死亡、面對死亡、接受死亡、恐懼死亡、解析死亡、預知死亡、反抗死亡、死亡文化、殯葬文化、自殺預防、安樂死。“挑戰了死神,你會活得很好,早一些把死亡課程搬進課堂,就會少一些自殺。”
課堂上,齊老師還講述了發生在西安某高校真實的事例。有學生因為失戀從網上購買敵敵畏欲輕生,后這名學生幸運地被老師攔截并及時干預。“只有你有死亡的準備,你才能活得更精彩”,齊老師意味深長地對大家說。
“老師講到感知死亡時我挺想哭的”,課后,該校應用化學專業大二女生高志影說,姥姥姥爺去世時對自己有影響,感覺心里好疼,而今上這門課,自己已能夠平靜地面對死亡。
齊老師告訴記者,這門課還將有實踐環節,會讓學生扮演亡者,躺在桌子上,同學拿著蠟燭圍繞著他,讓學生體驗悲傷和死亡。